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 第一百二十八章 方腊造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八章 方腊造反(4 / 4)

却是方腊那厮在收到穆栩的书信后,眼见连王庆也跟着反了,一时间天下烽烟四起,目下正是起事的大好时机。

他在思量良久后,又被一众手下的再三劝说,终于放弃了坐山观虎斗的盘算,准备认真履行与穆栩的盟约。

终于到了六月三十这天,也就是和穆栩约定的最后一天,方腊在歙县高举反旗。

因为近些年来,方腊以传教的名义广结党徒,所以刚一起事,麾下就聚集了十几万人马。再加上江南百姓深受花石纲之害,以至于南方各地响应者云集。

在短短两个月内,方腊竟先后攻占杭州、徽州、衢州、丽水、金华等地,并派兵攻向嘉兴,企图达成划江而守的战略意图。

而且相比于穆栩几人,方腊的教徒将事情做的更绝。在起义的过程中,但凡是落到他们手里的大宋官员,或是地方豪绅,没有一个能落得好下场。

不是被剜心,就是被炮烙,或是被剥皮,几乎无人能落下全尸。那些摩尼教徒将他们多年被压迫的怨气,全化为了最残酷的刑罚,施加到了大宋统治阶层身上。

江南本就是大宋赋税重地,再有方腊手下的种种作为,导致此消息方一传到东京城,立即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堂上所有大臣都是群情激愤,尤其是江南籍贯的官员更是泣血上奏,请求天子赵佶,速速派兵镇压。

赵佶哪怕再是昏庸无能,也明白事有轻重缓急。相较于田虎、穆栩几人的造反,方腊对大宋统治的危害性更大。

因此,他连发三道诏书,派信使快马加鞭赶往永兴军路,命童贯征调十五万西军,克日南下平定叛乱。

这便是童贯为何没往河东的缘由。

话说穆栩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简直有种喜从天降的感觉。要知道他本来已不对方腊抱有希望了,谁想这家伙突然之间,就给了他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那还有什么好说,如今田虎还未攻下汾州,朝廷平叛主力又被方腊吸引,此时不取太原府更待何时!

当日,穆栩就以最快的速度召集众将,讨论起出兵太原一事,最终议定,此战兵发三路。

北路由林冲为主将,张清副之,统兵五千从阳寿出击。南路以呼延灼为主将,关胜副之,同样率五千大军,从祁县向北进攻。

穆栩本人则亲领一万大军,从榆次出发,沿汾水向上,直插太原城下。

以兵马数量来看,穆栩看似只有两万人马,数量远远比不上,朝廷在太原府驻扎的五万大军。可不要忘了,打仗有时候靠的并不是人数多寡。

就以穆栩的这两万人来说,不敢说是身经百战,但至少也被战火洗礼过数次。

再反观朝廷一方,那五万大军本就是东拼西凑出来,又多年不经战事,除了装备精良外,战力可以说是不值一提。在此种情况下,双方去进行对战,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中,穆栩的三路大军可谓势如破竹,沿途城池几乎大部分是望风而降,及至九月末,已成功会师于太原城下。

到了这里,梁山大军才止住了前进的步伐,被赶来救援的朔宁府守将孙翊,带兵在太原城头顽强阻击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