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再和金像奖解除一下误会。金像奖方面由我们英皇去沟通,以后你愿意参加就参加,不愿意参加,该拿的奖杯也不会少拿一座。”
几人七嘴八舌说完,一股脑的看向方南。
搞得方南郁闷的不行,为了不辜负这帮资本家的拳拳之心,他欣然点头道:“得,你们安排吧,我去简单说两句,别安排太多节目,我忙的很,没时间一直解释。”
他没想到,自己还有被资本裹挟的一天。
但指望他讨好别人,显然是想多了。
他只不过忙完了《风声》,有少许时间整治整治这帮叫嚣了许久的小崽子们了。
于东咧嘴笑道:“我们给你安排了两个时下最火的黄金节目,一个还是央视的《杨兰访谈录》,你和杨兰老熟人了,上这个节目是为了针对国内的舆论。”
“一个是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针对香江、台湾、海外等地的舆论。”
方南乐了:“你们还挺贴心,成,什么时候录制,最好快点,再有10天戛纳开幕。”
“说到戛纳,我这边提前通知你俩一个事。”
韩总看向方南和毛建国。
方南有种不祥的预感:“啥事?”
“《寄生虫》成片已经审过,无法获得国内放映许可证。”
“why?”
这下轮到毛建国跳脚了。
《寄生虫》几乎没有暴力镜头,也没有色情镜头,怎么不能上映,他想不通。
韩总嫌弃的瞟了一眼脸红脖子粗的毛建国,对方南道:“什么原因,你作为导演,心里多少有数,但局里还是让我向你说一下他们的意思。”
“领导的原话是:你作为华夏一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值此国家经济腾飞的时候,不应该通过个人作品向民众贩卖焦虑。”
方南失笑:“贩卖焦虑?这么严重的嘛?”
“情况就这么个情况。我还是那句话,你还很年轻,有大好前程,不要太过执着。”
方南点点头,不在纠结《寄生虫》无法登陆国内院线,和几人吃吃聊聊便回了酒店。
翌日。
他刚到家,《杨兰访谈录》、《锵锵三人行》节目组主就向他发出了录制邀请。
想来是于东几人确实急的很,不惜花费金钱、人脉让他强行插队。
既然答应了,方南也不至于反悔,行李一放,开着高园园的大奔直奔央视。
主持人、演播厅、编导都是老熟人,程序也懂,稍一寒暄,直接登台。
于东几人安排方南上节目的目的,是为了让方南澄清与韩国偶像团体的误会,平息国内粉丝的怒气。
但央视不可能这么没品,节目组给这期节目设立的主题为——与方南聊泛文化现象。
泛文化近几年比较流行,且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潮流。
爱赶饭局的,说是饮食文化。
爱喝酒的,说是酒文化。
爱跳舞的,说是娱乐文化。
编造妓女的,说是挖掘“妓女文化”。
卖大葱的,说是葱文化,各种千奇百怪的文化流行在市面上。
“方导,你作为一个电影大导演,一个走在流行前沿的导演,你怎么看待现下的泛文化现象?”
“泛文化出现不是一年两年了,三四年前就一直再炒,不用太当回事,这些糟粕随着时间推移,会被后来者扔进垃圾堆里,”
“就好像现在年轻人喜欢穿裤脚特别肥大的嘻哈裤,其实这种裤子早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就流行过,后来被新一代年轻人弃之,又被现在的年轻人捡起来,可不管怎么样,它始终成不了主流文化。”
“所以,所谓的泛文化会主动消失。”
“当然了,泛文化成为不了主流文化,他就会被抛弃;它如果成为了主流文化,那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出了问题。”
“因为人们的认知、三观歪掉了,但显然,大众的三观无法接受什么泛文化。”
杨兰微笑道:“但我们国家的酒文化确实绵延了很多年。”
“你错了,在泛文化没开始前,我们也没有酒文化一说,而且我相信,未来很多年轻人会讨厌所谓的酒文化。”
“希望我们可以见证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