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不知道此时宋军的情况,宋军同样不可能知道金军真实的情况。
只要金军明日再去骂战,宋军必然会认为金军底子还很厚。
只要宋军明日应战,可能说明底子真的很厚,但也可能直接就崩溃了。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保证每一场正面会战都能取胜。
这样的可能性金军还是要去尝试的。
第二日,金军去骂战。
宋军不出来。
第三日,金军去骂战。
宋军还是不出来。
第四日,金军继续骂战。
宋军继续不出来。
虽然在战场上张青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但很显然,总体的关键决策,他都做对了。
从金军围城开始,宋军被切断粮食供给,这个时候宋军就不能等,因为一旦拖下去,城内粮食慢慢减少,就会影响士气,甚至影响秩序,对宋军不利。
总不能指望韩世忠来救援吧?
你丫刚带着两万人马来西京,转身就找经略大帅求援?
要这样的下属何用?
而经历了一场苦战之后,张青断言双方的局势发生了变化。
金军伤亡不小,不可能深入一个地方久待。
毕竟金军一路南下,打击了许多高丽州府,积累了不少仇恨。
仇恨这种东西,当你强大的时候,大家都怕你,不敢乱来,哪怕你任意制裁别人,其他人也只敢忍气吞声。
可一旦你实力减弱,那些仇恨你的人,就会开始试探,发现你真的变弱了,就有人敢跳出来搞事情。
金军眼下的局面不算危险,但也不容乐观。
双方开始这样对峙下去。
这时候,张青也开始给韩世忠发军报,汇报西京的基本战况。
在靖康七年年底的这一次宋金正面对决中,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以势均力敌做了一个小结。
但是,从详细的汇报来看,宋军的正面野战能力,与金军还是有差距的。
这种差距也很正常,金军打了多少年牛逼仗?
宋军才重新崛起了几年?
没有差距才不正常。
十二月二十八日,眼看靖康七年即将结束,赵宁不由得感慨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啊!
转眼已经来大宋整整六年了。
他总结了一下,这六年还是做了很多事的。
就目前来说,大宋的内政和军政在不同程度上有了加强。
但也只是不同程度上而已。
想要真正让一个百病缠身的国家重新焕发出荣光,不是这么容易的。
古今多少人杰都在绞尽脑汁使自己治理下的帝国能空前绝后,但成功的又有多少?
这也证明了,想要让一个国家强且盛,是极其难的。
写完《辩证法》的赵宁,已经开始写《国富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