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只管招呼刘备的军马入城。
只见城内有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道:“魏延,你这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
魏延听了文聘的话,大怒,便挺枪跃马,与文聘交战了。
两下军兵在城边混杀,喊声大震。
刘备叹道:“我本欲保民,反害百姓!我不愿入襄阳!”
诸葛亮对刘备说道:“主公,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为家,再来另谋出路。”
刘备对诸葛亮说道:“军师之言,正合我心。”
于是,刘备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刘备而去。
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尽。他便拨马而逃,却寻不见刘备,就去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刘备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他就率众将拜于墓前。
刘备哭告道:“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
刘备言语之中,甚是悲切,军民无不下泪。
忽然,有哨马来报:“主公,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
众将都对刘备说道:“江陵要地,足可拒守。如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刘备对众将们说道:“举大事者必以民为本,以民为贵。今百姓们归我,奈何弃之?”
百姓们闻得刘备此言,莫不伤感。
刘备拥着百姓,缓缓而行。
诸葛亮对刘备说道:“主公,追兵不久即至,可遣云长、子义前往江夏求救于公子刘琦,让他速起兵乘船会于江陵。”
刘备从之。他立即修书令关羽、罗技同孙乾领五百军往江夏求救,还让罗技带上他的两个妻子——蔡文姬和吕玲绮前往江夏去避一下难,毕竟蔡文姬和吕玲绮还在怀孕之中。他还令张飞断后,赵云保护老小,其余俱管顾百姓而行。
现在,刘备大军和百姓们每日只走十余里便歇。
曹操在樊城,使人渡江至襄阳,召刘琮相见。
刘琮惧怕曹操,不敢往见。蔡瑁、张允请行。
王威
(本章未完,请翻页)
秘密对刘琮说道:“主公既降,刘备又走,曹操必懈弛无备。愿将军奋整奇兵,设于险处击之,曹操可获矣。擒获曹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此难遇之机,不可失也。”
刘琮以其言告蔡瑁。
蔡瑁顿时怒了,斥责王威道:“王威,汝不知天命,安敢妄言!”
王威怒骂道:“蔡瑁,你乃卖国之徒,我恨不生啖汝肉!”
蔡瑁欲杀之,蒯越劝止。
蔡瑁就与张允同至樊城,拜见曹操。他们都是辞色,甚是谄佞。
曹操问道:“荆州军马钱粮,今有多少啊?”
蔡瑁回答道:“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钱粮大半在江陵。其余各处,也足供给一载。”
曹操问道:“战船有多少?原是何人管领?”
蔡瑁对曹操说道:“大小战船,共七千余只,原是我和张允二人掌管。”
曹操就加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二人大喜拜谢。
曹操又说道:“刘景升既死,其子降顺,我当表奏天子,使永为荆州之主。”
张允和蔡瑁二人大喜而退。
荀攸对曹操说道:“丞相,蔡瑁、张允乃谄佞之徒,为何加以如此显爵,更让他们为都督水军呢?”
曹操笑道:“我岂能不识人?只因我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
蔡瑁、张允归见刘琮,具言道:“曹操许保奏主公永镇荆襄。”
刘琮听了蔡瑁和张允之言,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