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沉卿前往福建平叛,朕期望你除了镇压乱臣贼子外,还能督造下番宝船顺利完工。”
“向北,莫辜负了朕的期望。”
朱祁镇说这番话的时候,不完全是一种嘱咐跟客套,眼神中还流露着一丝“祈求”。
建造下番宝船,朱祁镇承受了太大的阻力,同时还寄托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满朝文武,朱祁镇感觉只有沉忆辰,能理解自己的动机跟心境。同时也只有他出镇福建督造宝船,才能顺利完工出海。
“臣遵旨,定会让大明宝船,遨游于四海!”
沉忆辰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把这桩嘱托给应承下来。
重开海禁复现大明舰队的盛况,不是朱祁镇一个人的梦想,沉忆辰同样如此!
“好,那朕便在这里,提前祝沉卿马到成功。”
“臣,谢陛下赠言。”
武英殿内,出现了一副君臣相得,惺惺相惜的场景。
可沉忆辰不知道的是,朱祁镇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宝船建造之事,远远没有他说的那么简单。
从大殿退出,沉忆辰踱步朝着宫外走去,脑海中依然还在回想着皇帝的嘱托。
宝船建造完毕之后,势必会开启下西洋的行程,按照以往大明与番邦朝贡体系的冤种定位,下西洋大概率会亏个血本无亏。
某种意义上来说,永乐年后明朝群臣反对下西洋,认为劳民伤财也不无道理。耗费天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并没有像西方大航海时代那样,通过殖民掠夺换取足够的回报。
久而久之,自然就没人支持。
想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赚钱。
西洋土番不进行殖民掠夺,经济发展极端落后情况下,发展贸易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既然下西洋不赚钱,转换一下思路,去东洋打打秋风,说不定是个好主意。
当满船的真金白银被拉回京师,沉忆辰相信除了最迂腐的老学究,满朝文武的人精,没几个能抵挡住金钱攻势。
有钱赚,就会极大的刺激探索欲望,海禁这种政策自然而然会被丢进垃圾堆。
送钱冤种这个身份,该换一个国度当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