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沈解元的作为我是亲眼所见,绝对没有任何虚假!”
“大司氏特赦后病到现在都还没有好,如若不是沈解元相救,恐怕……”
“在下也是国子监的监生,沈解元之恩铭记在心!”
面对身旁越来越多的人为沈忆宸说话,孙绍宗一张脸铁青无比,他万万没想到对方在京师文人士子心中,已经有了如此的人气跟地位。
同时贺平彦脸色也无比难看,他创建共兴社并且担任社长,就是想要成为京师乃至天下的文人士子领袖,这样对于自己日后仕途执掌权利,有着莫大的好处。
结果现在却发现,沈忆宸隐隐约约有了京师年轻士子领袖的迹象了,这让他如何能忍?
“绍宗,把沈忆宸上疏内容说出来,让众人看看他的真面目。”
沈忆宸的上疏内容并未公开,目前只有通政司、文书房官员,以及极少数的朝中大臣知道,其中就包括会昌伯。
理论上这种上疏内容不属于机密文件,没什么好保密的,不过因为事关王振跟国子监祭酒,就算官员看过也不敢随意泄露出来,所以顺天普通文人士子们自然无法得知。
在他们心中,下意识的认为沈忆宸上疏内容,肯定是痛斥王振这种阉贼奸臣,奏请圣上明察帮大司氏洗刷冤屈。
这也就是为什么,沈忆宸如今得到极高评价跟敬重的原因,毕竟他这种奏章递上去堪称自寻死路。
读书人重气节、轻生死的士大夫精神,可谓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他们得知沈忆宸压根没有批判王振的意思,就不知道物极必反之下,评价会不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了。
“这内容能说吗?”
孙绍宗好歹也不傻,明白没流传出来,自然是没人敢说。
别人怕得罪王振,莫非自己就不怕了?
“你乃会昌伯之子,当今皇太后亲弟弟,有什么好怕的。”
“再说了,你愿意看着沈忆宸这种沽名钓誉之辈,受到万众敬仰?”
贺平彦再加了一把火,此时堪称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能撕下沈忆宸伪善的面具,那么他在文人士子心中的风评,必然无法翻身!
“好,那我就告知世人,沈忆宸阿谀权势,欺世盗名的真面目!”
下定决心之后,孙绍宗也算是豁出去了,直接把沈忆宸奏章的核心内容都给说了出去。
一时间,全场哗然,那些刚才还帮沈忆宸说话的举子,此时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