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虽然从你这里学的,也有差别,可人家毕竟还有,还在,还像。
不是曾经所爱的人,却像是曾经所爱的人。或者说,是所爱之人的女儿。
那么,有些别样的“畸恋”,是不是不足为奇,情有可原?
我相信,哈日文化群体中,这种心理的人是多数,真正的媚日舔狗不是主流。
就像有个网友说的那样:“笑话,我会真喜欢日本?我喜欢的明明是大唐。”
再说说夏日祭。
为何很多爱中国的,恨日本的人,仍然要去参加夏日祭?
还是同理。
因为这个夏日祭,源于中国古代四季社祭中的‘夏社祭’!
你看,夏日祭,夏社祭,虽然差了一个字,但祭祀对象一样,都是祭祀社神,仪式差不多。
日本学中国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
樱花,茶道,书道,建筑,律令制,服饰,文字,音乐,节日,礼仪,包括他们引以为傲的剑道,哪个不是学古代中国?
简直就是全方位的学。
更要命的,他们偏偏保存的还不错。虽然有了自己的特色,但变化不大,仍然能一眼看出传承关系,本质上还是一系。
中国古代的“社祭”,也是日本神社文化的来源。所以日本很多庙宇叫“神社”,就是取之中国古代的“社祭”。
中国古代的夏社祭,不但官方要举办,民间更是热闹。
从乡村到城镇,节日一到,无不参加社稷,简直就是全民娱乐,规模很大。
祭祀仪式,祭祀歌舞,祭祀食物,庙会花灯,诗社,郊游,田猎,内容丰富而又具有仪式感。
岂止是夏社祭,还有春祭,秋祭,冬祭。
还有中元大祭,端午大祭。
除了祭日,还有节日。
比如著名的上元节。上元节有多热闹,多隆重,看看记载就知道了。
日本另一个著名的盂兰节,其实也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中元大祭,祭祀对象相似,活动相似,连日子都是同一天。
翻翻古诗词,有多少诗词是在这些热闹非凡的节日写下来的。
那可是曾经伴随了中国人千百年的,传承古老,影响深远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