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度与我大魏,乃时代邦交,如今天度内乱,作为盟友,必然要出兵相助。”
“可阿厉王,敢答应我大魏大军,进入天度国吗?肯定不敢的。”
“因为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冒险了,承担不起。”
“如此,阿厉王又要对付国内反抗势力,又要分心防止我大魏,肯定难以顾忌,最终失败。可在这其中呢,我大魏所扮演的,却是帮助阿厉王平乱,但阿厉王没有接受,最后他失败了身死,能怪得了我大魏吗?不能!”
“所以这叫什么?这叫师出有名!”
这一席话。
让旁边的宋公文,彻底明白了。
因为此刻的他,已经知道,这道奏折以及那道圣旨的意义是什么。
虽然陛下说,因为邦交,大魏会相助阿厉王平定内乱,但这种话,只是说出来好听的。简而言之,就是给周边诸国做做样子而已,打消这些人的疑虑以及担忧。
实际上呢?
陛下还是想要对付阿厉王,颠覆政权。
之所以集结大军,就是威慑天度,给阿沁王一脉,以及那些大族们底气。
大魏出兵,即便没有开战,只是屯在边境,那对于东方诸国来说,都是心惊胆战的。
天度虽为打过,但阿厉王要应对国内的那些人,根本就分不出精力。
所以肯定会产生畏惧之心。
至于阿厉王
如此一来。
怕不用开启大战相助,就能让天度国君换人。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此举没有任何问题,不仅师出有名,且看起来还有仁有义,是阿厉王不接受,怪不得大魏。
如此,即便是周围诸国,也抓不到任何把柄,甚至还会暗中讽刺阿厉王,不愿放下恩怨,最后导致身死。
所以的一切,都是阿厉王咎由自取,与大魏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