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此,宋公文并不是非常在意。
他真正在意的,是一但大运河的工程出现问题之后,会有多少百姓遭殃。
一直以来,修缮水利,都是每一个朝廷最重视的事情,因为这关乎了千万百姓。
而大运河,是将几十条江河全部连通起来,而这些江河周边,不仅有着几十万顷良田,更是有数百万的百姓。
但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那对于朝廷和大魏而言,那就是大事。
所以他才会在这时候,提醒对方,需要小心为上。
其实。
在宋公文心中也决定。
万一发现自己这位好友,对此并不了解。
届时一定要上奏陛下,撤掉对方这个督造使的职位。
当官可以,但若是要以无数百姓作为代价的话,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的。
张应星自然明白宋公文的意思,所以深吸一口气,认真道:“公文兄,你且放心,既然陛下给我这样一个机会,那我必然会做好,不会让陛下、让你还有叔父失望的。”
“我绝对督造出一个可以福泽天下苍生的运河,为我大魏,尽绵薄之力!”
对于大运河,修建直到这件事情,算不上太难。
只要做到坚固耐用,符合陛下的意思就可以了。
因此他非常清楚。
这两项工程,哪一个才是重点。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宋公文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道:“不过你小子倒是厉害,运河这种事情,居然和陛下想到了一起。”
这句感慨倒是真的,在其眼里,开凿大运河非常好,利国利民。
但也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
陛下英明神武。
能有如此超前的目光,在其眼里很正常。
而这位好友,又走遍大魏的大海河山,提出这个建议也在预料之中。
问题在于,现在居然想到了一切,且还是在同一时间...
“不说你,其实我也没有想到。”
张应星思索了一下,道:“照你之前所言,当今陛下是千古明君,而大运河虽好,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劳民伤财,陛下即便知道,也不会这么快提出来吧?”
“就算要提出来,也会听从叔父的意见,分出几个步骤做才对啊。”
今日御前会议的事情,他也听宋公文说过了。
张应星也承认,大运河劳民伤财。
毕竟是从北到南。
距离有两千多里,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力才能支撑的起。
如今,朝廷虽算不上多事之秋,但江南推行变法,北境又在打仗。
按理说,当今陛下应该选择稳妥进行才对。
就比如自己叔父的建议。
分成几段,然后慢慢开凿。
如此,既能不过与消耗国力,又能维持朝廷的稳定。
可那位陛下偏偏就不选择这么做。
而宋公文听到他的疑惑之后,当即就小了,继续道:“当今陛下,是有大魄力的人,即便知道前路艰险,也不会选择退缩。”
“现在你也算是朝廷命官了,我说的话,你以后一定会明白的。”
“总而言之,我等作为臣子,能够辅佐此等君主,绝对是一生之幸!”
此话一出。
让旁边的张应星一时间有些动容。
这几天,自己一直听对方夸赞当今皇帝陛下,如今又听到此话,怎能没有心绪波动。
如果换做之前,他还只是闲散之人,可以不在意,可现在也算是朝廷官员了。
知道一位英主,对于一个国家和臣子的意义。
只是张应星没有多言。
因为心里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