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旁边的宋公文,也是不断点头,认为这个计划绝对可行。
“不过...”这时候,孙克俭却叹了口气,道:“海上贸易虽然好,但问题就在于海寇之患,那些人比草原蛮子更狠,若不解决这些人,此事就无法做成。”
海寇,顾名思义,就是海上的贼寇。
他们漂泊在大海中,神出鬼没,手段亦非常残忍。
大魏的沿海地区的百姓,就时常遭受这些贼寇劫掠。
“没错,想要开启海上贸易,海寇确实是个大问题。”宋公文听到此话,也是这样认为的。
大海的情况,比草原要复杂太多了,若无法解决,这件事情就做不成。
只是很快,他忽然神情一变,眼中带着惊愕之色,当即开口道:“孙大人,我想,关于海寇的问题,陛下可能已经预料到了。”
什么?
陛下已经预料到了?
孙克俭顿时一愣,忍不住道:“阁老何出此言啊?”
“你应该知道,前镇北大将军赵继光,已经被陛下任命为海州指挥总使了吧?”宋公文道:“海州水师,其实在先帝时期就已经建立了,但因为海寇之患并不严重,所以水师的建立,也不受重视,就连指挥总使这个位置,也一直是空缺的。”
“可陛下,为什么突然突然派赵继光前往?赵继光可是老侯爷的长子,镇守北境数年。”
“虽说做的不尽如人意,但在军事上的才能,在我大魏无疑是排在前列的。”
“有他在,定能够整训水师!”
宋公文越说越激动。
起初他还不了解,为什么陛下要突然赵继光去统领水师。
可如果是为了对付海寇的话,那就能解释通了。
毕竟之前的大魏一般的军队。
都是为了北境准备的。
水师虽然有,但整体实力不行。
可若是有了赵继光这样的人,那不出几年,必然能够焕然一新。
尤其在听到海上贸易之后,宋公文更是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当即开口道:“难道,陛下早就发现了海上贸易的好处,所以整训水师,为的就是情理海寇。”
“为我大魏与各国的交易,清理出一条安全的海路!”
“啊?陛下早就发现了?”
旁边,孙克俭听到这句话后,整个人有些懵,忍不住道:“可关于海上贸易,是下官提出来的啊?”
“你懂什么?”宋公文当即瞥了对方一眼,继续道:“陛下乃千古圣君,目光无比长远。”
“我们能想到的东西,陛下能看的更远,而我们想不到的东西,陛下也能够想到。”
“海上贸易这个主意,的确很新奇,但陛下怎么可能想不到?”
说着,他转身望向孙克俭。
然后谈论自己对于陛下的印象。
从摊丁入亩、组建东厂、放燕王就藩等等,其实所有的一切全部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
“原来如此啊。”孙克俭被说服了,最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若真如此,下官的这点小聪明,在陛下的面前,可能不算什么了。”
“对了阁老,您说,会不会是陛下也发现了我的这方面才能,才让我当的户部侍郎啊?”
虽然孙克俭做生意不行,但他的主意还有想法。
确实让宋公文赞叹。
此人,确实是一位有才华的人。
而至于对方所说的,他当即也点了点头,道:“有这个可能性,你应该也知道,当年我也只是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但陛下力排众议,将我扶上了这个位置。”
“而提拔你,也肯定是陛下慧眼如炬,给了你一个机会!”
孙克俭闻言,点了点头。
难怪自己初次面见陛下,陛下就对自己如此客气。
原以为是太后的,但想来,是陛下看出了自己的才华啊。
“好了,这些事情不用多想。”
这时候,宋公文道:“为今之计,就是尽快开启边关互市,而这件事情,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就交给你亲自去办好了,记住,一定要在三个月内有所收获。”
“在今年税收没有上来的情况下,户部现在的存银,也只够维持北境和辽东将士三个月了。”
“我会给你写一份文书,同时与兵部打个招呼,给个手令,让你在北境行事更方便。”
说完,他将手中的五十万两白银的银票,交到了对方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