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转眼间,时间便来到开皇十五年的秋末。
这半年以来,杨遇安在江都过得还算舒心。
先是夏天的时候,杨广对智者大师又发动一波猛烈的“攻势”。
又是要求解释佛经条文的《义疏》,又是请求赐下一顶“菩萨天冠”保佑平安。
可谓将不要脸发挥到了至极。
但智者大师到底没让杨遇安失望,定住了压力,守住了道心。
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安坐不动。
要《义疏》?
写!
一份不够再写一份。
嫌帽子造型不好看?
改!
改到你满意为止!
反正贫僧就是不去江都,殿下你就使劲作吧!
当然,智者大师也不是一味被动防守,还适时给出反击:他来扬州可以,但希望晋王准许他回归天台山修行。
那里是他中年时参悟大道的宝地,有着不解之缘。
而最重要的是,那里虽然距离江都不比西边的荆州近多少,但到底也是属于扬州大总管府治下地界,算是打了个擦边球。
毕竟江南是一片很大很大的地方。
对于智者大师的反击,杨广显然有些举棋不定,顿时哑火。
如此僵持到初秋,杨广尚未作出回应,隋皇杨坚却派门下省纳言苏威,也即行事实宰相之权的朝中重臣巡视江南。
杨广作为江南封疆大吏,自然要去作陪。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苏宰相”就是当初主导制定《五教》繁琐律令,以一己之力逼反江南一众世族的猛人。
一个人顶五个师,资敌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