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经过一周努力,陆行舟终于和师兄师姐们完成了实验室版本的固态电池。
他自然毫不吝啬地给几个师兄师姐发了红包。
没有区别对待,全都发了5万块。
加起来也才30万,但他的收获却是提前获得固态电池!
如果靠自己研究,可能几个月都搞不定这项技术。
师兄师姐们自然很开心,他们其实做的工作都是打杂,就像是以前老师做课题。
把研究思路什么都搞清楚了, 有难度的都导师做,简单的工作会交给他们一样。
以前导师可没有这么大方,即便努力一个月,可能拿到几千块工资加奖金,都是从项目里扣出来的钱。
现在跟着陆行舟他们总算知道,跟着有钱的老板做实验有多快乐了。
陆行舟还没有邀请他们加入实验室,但已经有师兄师姐悄悄打探陆行舟, 他们毕业能不能来工作了。
成果已经经过测试,充电速度和储能远远超过现在市面上的电池。
现在需要考虑如何公布这个消息。
直接微博发条动态,别人估计也不会相信,还会引起更大的质疑。
还不如一次到位。
但召开新闻发布会,内容又太少了。
就是固态电池一项技术,撑不起整个新闻发布会。
陆行舟想将自己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留在自己做的新能源汽车上。
他对自己要做的新能源汽车,也有了最新的想法。
要出黑科技,就一黑到底!
别考虑用什么电推前进,到时候车子开在马路上,前车一踩油门,车尾喷一大团火出来,后车多难受呀。
还是使用更黑科技的技术!
陆行舟在送给林梦希的小礼物上,已经运用了一项特殊技术。
那就是磁悬浮。
要是整个车体底盘,都是超导材料。
只要能够施加磁场岂不是可以让车子飞起来。
那新能源电动车,就不再是地上跑的车,而是磁悬浮车了。
另外还有其他设计。
磁悬浮其实是减轻自身重量,最终在地球磁场内, 造成自身质量减轻,甚至最后飞起来。
那是不是可以设计一种结构在车体中。
这个结构就和船的浮力差不多。
车子外壳相当于船体,核心部件将车体带起来。
这样车子其实就在空气中和在水面一样,获得了浮力。
这时候再使用喷射式推进装置,就没什么问题了。
车子都在空中飞了,使用的动力,就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可以选择飞机那样的发动机,也可以使用火箭那种发动机。
这个项目暂时列入下阶段任务。
现在还是要宣传固态电池,让其他人看到有最新技术诞生了,赶紧拿着钞票过来买专利授权。
授权主要还是给官方企业,和其他人陆行舟更倾向于合作建厂。
这么关键的技术,最好不要流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