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无奈越彰在位时曾在一次议和中坑了殷太子,派人将殷太子刺得半死,不但毁了各国议和的规矩,还彻底在殷人那边落下了坏名声,惹得殷人再也不肯与越人坐下来好好谈谈。
因此后来越人真心要议和,殷人却睬也不睬他们了。
如今听到燕地使臣这么说,便是连一旁的玉年都坐不住了。
他追问:“燕王当真肯为我们与殷人牵线?”
“国君也不愿殷人太过强大。”
来自燕地的使臣拢了拢袖子,缓缓道:“若我们两地同时向殷人施压,在殷太子即将登位的这个关头,殷人多半会答应此事。”
听罢,吵了几个月的长颍大臣们第一次在殷人的事情上达成一致。
在玉年的领头下,他们一齐向越鲥请愿:“劳国君走这一趟。”
听越鲥与皎皎说完今日下午议事殿的情况,皎皎心神一震:三国会盟?燕王邀请越鲥和殷王一起去燕地商讨事宜?
她不自觉攥紧了衣角,莫名在这会盟之事的背后察觉出了一人的影子。
皎皎开口的一瞬间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有些微哑。
她抬眸,问越鲥:“殷人会愿意来吗?”
越鲥拧眉:“殷太子登位在即,应该不会来。但殷王迫于燕王施压,便是再不悦,也要耐着性子去燕地走一回。”
说到这,越鲥不知想到什么,对皎皎露出笑:“皎皎,你这回和我一起去。会盟的地方你熟悉,应当会想去看一看。”
熟悉……?难不成会盟的地点在……
皎皎眼眸微睁,失声:“……祈水郡?!”
越鲥其实提这一番话也是有私心的。带皎皎去燕地,一是想到她是燕女,又说自己曾来自祈水郡,应当会想去故地看一看,二则他其实也不想和皎皎分离,独留皎皎在长颍。
见皎皎如此惊讶,他会错了皎皎的意思,失落:“皎皎,你是不是不愿意去?”
怎么会不愿意。
祈水郡,她待了这么多年的地方,现在竟然有重新回去的机会?
那些在祈水郡的无忧岁月在脑海中倒带播放,最后定格在一人的身影上。
皎皎松开攥皱了的衣角,低低道:“我去。我会去。”
至少该当面对人道一声谢,谢他这些年为她做的一切。
皎皎出神,如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