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帘晃悠摇摆间,车夫窥见二公子正扶额无奈地笑。
半晌,车夫听到二公子轻笑道:“走吧,回郡守府。”
车夫应声,驱赶马车前行。
他一边挥着马鞭,一边若有似无地想:自从流民问题发生以来,这是不是他第一次见到二公子露出笑?
不过他又想,谁见了皎皎姑娘会不高兴,府里的奴仆们都很喜欢皎皎姑娘。
有郡守的督促,流民的问题有条不紊地处理。
夏酉日日来买糕点的时候,都和芸娘和皎皎分享他知道的近况:“怕是别的在山中的流民也得到了消息,知道咱们祈水郡的政令好。听说这几日来祈水郡的流民是一日比一日多,加起来统共快七八万了。”
他笑:“昨日去我那定木桌的军爷说,新来了一万多的士兵,他们军中的粮都快不够吃了。”
芸娘日日听他说不重样的东西,奇道:“夏酉,你怎的什么消息都有?”
夏酉摆摆手:“没办法,生意好嘛。”
他难掩自得:“大家都知道祈水郡里我的木工手艺是最好的,来的客人多了,我自然听得多了。”
皎皎在一旁听得同样很惊奇。
但她奇的不是夏酉知道的多,而是新兵的数量。
“新兵来一万多吗?”
皎皎说:“之前青石街的流民里,我明明瞧见男人的数量是要多过女人的。怎的现在来了七八万流民,统共才一万多的新兵?”
“你当男的都能去当兵?”
夏酉嗤笑道:“不够龄的娃娃去了战场有什么用,郡守说了,流民中未满二十三的男人不必入伍。”
皎皎登时想起了荆南枝。
她追问:“那些未满年龄的人去哪里?”
夏酉道:“要么种地去了,要么学手艺去了。”
他嘿嘿一笑:“你们没发现隔壁街的猴六多招了几个徒弟?就是从流民里挑的,找的都是年纪不大力气倒很大的小崽子。”
猴六也是木匠,称得上是夏酉在城中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之一,今年来趁着夏酉忙的时候抢了他不少活。
提起猴六,夏酉就一肚子气,骂骂咧咧:“呸,这个龟孙儿,以为多招几个人就能干过我?做他的春秋大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