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才五十多啊!
“辛苦啥。我们只是干自己的专业,倒是你,才真的辛苦了。”孙宏说道。
话中显然是指谢凯寻求项目资金的事儿。
一番寒暄,一众人坐上了前来接人的大巴到了蓉城饭店。
上次谢凯在这里见到了易卜拉欣,谈妥了200套前卫防空导弹的采购。
从那之后,谢凯对于这家饭店就有了感情。
“我们从苏联采购发动机的事情,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不是不给咱们自己发动机厂留业务,而是没办法。超七的样机,已经开始地面试验了吧?”谢凯问着32厂跟所的众人。
后者点头。
“巴基斯坦方面尚未明确表示,但是我们的工程进度不能停下来。”谢凯说道,“他们不买,我从新寻求买家。”
这些方面,谢凯早就在考虑。
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买家,而是样机都没有生产出来。
只是一堆理论数据,谁都不会轻易决定买还是不买。
超七工程原本由下马项目的歼-9团队为主力,并且将会承担一部分十号工程的技术验证,这样一来,就成了一个新的战机项目研究团队。
这个团队归属404,现在却没有专门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所,归属所管辖,却由404基地承担各种费用。
“无论是单发,还是双发,我都需要样机,而且是进行了试飞工作之后的样机!”谢凯强调着。
“谢凯同志,现在有个问题,战机的主题机构,由于锻压无法达到需求的强度,战机在高过载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机体损伤……”
“发动机同样如此。装配方面的精度难题已经解决,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涡轮风扇同样是受到锻压设备无法提供设计需求的锻压力一次成型,导致内部晶粒结构的不稳定……”孙宏也苦着脸诉苦。
廖东风看着郑宇成,“郑主任,现在您也看到了,不是我们光消耗经费不出结果,而是受到的制约太大。”
大压机对于航空设备关键零部件强度结构的影响,郑宇成早就知道。
否则,当初不会在知道一台4.5万吨的大压机都需要两亿资金的情况下,咬牙上马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