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可以让他试试。现在他不是还年轻吗?”汪贵林说道,“今天下午,发动机的问题将会更明显。”
“跟老白以及老齐碰个头吧,中午讨论一下。”郑宇成依然不表态。
巴基斯坦人同样也在纠结这个项目的发动机问题。
仿制航电系统简单,不需要F-14航电系统那样强大完善功能的航电系统,对于仿制能力强大的中国,不是问题。
发动机就是问题了。
材料,设计经验,制造工艺等,中国都没有太多经验。
否者,到现在为止,歼轰-7也该出来了。
“下午611所跟132厂的人会参与讨论,看看他们什么说法吧。”来都来了,现在就离开,也解决不了问题。
巴基斯坦还是希望中方单位能解决这些问题。
到了下午,会议上,611所跟132厂的技术人员对巴基斯坦方面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了一一的解答。
所有的回答,都让巴基斯坦方面满意,唯独是发动机的问题。
611所的设计人员无法回答这问题,就连132厂,同样无法。
他们不搞发动机,尤其是贝斯发动机的仿制工作不是他们在负责。
“如果贵方无法提出发动机解决方案,我想,我们很难在这个项目上达成协议。”阿列德夫的话,很严肃,“虽然贵方提出的条件,让我们无法拒绝。”
中方提出,双方如果达成项目合作,设计过程,巴基斯坦技术人员可以全程参与所有工作,从中国学习设计制造技术;研制完成,定型后,除了首批战机由中方制造,其余的除了核心零部件在中国生产,战机将会由巴基斯坦国内的战机生产线组装。
下一阶段,相关零部件逐步实现巴基斯坦国产化。
如此优秀的条件,巴基斯坦自然动心。
发动机问题不解决,没用。
“向上级求助,寻求格鲁曼公司支持……”谢凯在郑宇成等人焦急的时候,提出了解决方案。
“你不是说要寻求苏联的?”郑宇成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