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郡君含笑点头,让孙女婿且去,转头手请刘彦入席。
刘彦也不客气,敛袖对席而坐,礼问郡君左右之女。
老郡君便引荐,手指黄衣女道:“这是我身边侍婢,叫仙奴。”
又指粉衣龙娘子说:“这是我义女,名叫龙秀。”
两女随介绍,各自见礼。
刘彦还施一礼,龙娘子便开口道:“君子豁达大度,言如清风,拂人心爽。必是高才通达之士。”
“我见君,像是已得明经!”
“奴家可又猜中?”
刘彦有些意外,明眸相对,试问:“小姐怎看出我已入学?难道我这魂身,不似养炼性命之人?”
龙娘子澹笑说:“岂止是想像。君之魂体,精气甚厚,温润如玉。如若不说,任谁看都似‘妙法养命之士’,而不是读书之人。”
“奴家之所以敢猜‘君已明经’,乃因君子神魂过于清透,犹如一盏明灯在内。”
“他人都似纸照灯笼,唯独君子乃琉璃照灯!”
“其次,我见君神魂中有风骨之形。”
“此骨形,如山之棱、峰之势、竹之节,非修道之人能养出。”
“即便是鬼仙道境,也只是皮肉之相,不见得有骨。”
刘彦听此,对她刮目相待,说:“小姐心思灵慧,眼光过人。在下初得明经,不足挂齿,风骨也只是初成。”
思莹眼眸惊讶,追问道:“如此说,哥哥不是修道之人?只是读书做学问的儒者?”
刘彦点头,不好与她多说,说多了就成‘自卖自夸’。
龙娘子转视侄女,替他回道:“你却不知,儒门之学,可以通上玄!玄而通窍,聪明入魂。故而遍体明光,犹如修道、养命之士。”
“且,这位君子不单【明经】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