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些绣娘学得倒快,为娘打算将来让彩衣教导。”
“只要她们绣工能到彩衣七分,就可出师做工了。”
“如此我家绢绣才能卖上好价钱,亦不损我儿的名号。”
“我闻彩衣今日就要来,她可到临安了?”
刘彦提袖回话道:“已经到了,只是尚未过府相见,貂儿说午时领她过来。”
“好,此女来到,可让她住在家中,与丫鬟们同住。不要薄待了。”
老夫人点指说:“我家开办绣坊,最敬绣娘,尤其是掌坊娘子。须知,绣坊靠的
。乃是她们的巧手……”
刘彦听教点头:“孩儿知道了。”
母子说话时,两盏新茶奉上香案,沈玉娘、阿香各取一盏品尝。
一盏茶后,牌位上香烟松散开,刘氏神灵携带二女隐退。
刘彦背一袖步出正房,让素儿去前院看午膳是否备好,与怜云道:“这几日娘子可去绣坊主持事务,帮衬一二。”
“与蓝氏彩衣多处人情,使其来之则安。”
“其他诸事,你和貂儿、二姐商定就是。”
李怜云欠身领喏。
两人走到茶案旁落座,继续品龙井、谈诗词。
不多时,素月来报说:“午膳已好,荀娘子也领人来了。”
刘彦端茶转前堂后门。
见众女过院,荀貂儿、高二姐为首,身后跟着十三娘和两位美妇、娇娘。
美妇二十,粉白黛绿,清瘦秀气,着青绿对襟背子、雪白襦裙。
娇娘十七,面如春华,皎如秋月,一身孝衣白,脚下白鞋,头戴白笠。
貂儿、二姐分别引荐一女。
刘彦从其口得知,妇人乃蓝彩衣,娘子是裘四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