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才今日不也招来众多眼眸窥看?”
刘彦闻言顾首环视,那些看来的少年小娘子赶忙转头避目光。
他君心如常,转问二姐:“秦娘子可来修学?”
其口中‘秦娘子’,即是范十一娘转世身‘秦诗雨’、‘秦媚娘’。
正月十七,众女去金陵秦府梦会媚娘。
一夜叙谈,见其才不抵,是可教之女,荀娘子就想引入自家青花舫,把自己办学之思说与她。
秦媚娘几分心动,但要考虑,巧言留下封三娘,想与三娘重续前世姐妹情义。
三娘便留在秦府相劝,告知修学好处,又与她讲荀貂儿之夫‘临安刘世才’是何样君子,大赞其君心、儒术、道义。
可这些媚娘都当耳旁风,心思只想常伴三娘,甚至想舍了小姐之身,跟随封三娘修鬼仙,如此就能长久不分。
正月底三娘再问媚娘‘愿不愿去青花舫修学’,若是不愿她就走,她对这冤家着实怕。
媚娘提个条件,说:“只要三娘每月都来看我,我便去杭州读书。”
封三娘自思躲避开媚娘纠缠,就答应了这个条件。
昨夜高二又去金陵,问‘媚娘思虑如何?’,得到结果是‘二月初八之前就来’。
二月初八金陵有大庙会,到时大小姐欲借庙会逃家来杭州。
刘彦听到此,思虑道:“如此未免太过儿戏了,她偷跑出家,岂不让父母担忧?府中丫鬟只怕都要因此担责受罚,甚至闹出人命。”
“再者,若秦家人找来,还要告你等一个拐带人口。”
“二姐如何与她说?”
高二道:“我说至少要留一封书信,把离家因由写清楚。可以先告知父母,倘若不许再行后计。”
怜云接话道:“这么做恐怕还是不妥,要招她入学,定要获得秦家准许,否则不可为之。不然闹出是非,学堂不得安宁。”
高二也觉得自己想法欠妥,转问刘彦:“世才有何好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