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家今日结下一场善缘,应该同喜。”
“令孙朱俊,我暂收作记名弟子,赐下表字是为约定。”
“他想为我亲传弟子,承我绝学,需当过考试。”
“天下大举,三年一考,我就以此为定。”
“朱俊今年六岁,等他九岁时,我再当面考问,过了我就留在身边。”
“太公意下如何?”
朱翁满面红润,抱拳礼笑:“听凭先生做主。”
刘彦点头又看一旁农曼曼:“家中尚有事,小生先告辞,就让香娘随我回府,一来取银子,二来认认门。”
朱翁愣神,不料奉义看得见香娘,想到坊间那些传言后,勐地心中了然!
他拱手说:“老朽有言在先,只要奉义愿教我孙儿,我便相赠楠木,岂敢让奉义再使银子?”
刘彦一笑,高二出声道:“我贤弟善缘,岂是一棵枯木能换的?老人家莫把今日事看作一场买卖。”
“我贤弟乃是一番斟酌、考量、明察,才收朱俊为记名弟子,赐他【潜山】。”
“不是为你家香楠木。”
朱翁寻声不见人,慌得拱手作揖,眼看奉义,噎得说不出话。
刘彦对高二道:“二姐误会朱翁。那楠木是朱家最宝贵的东西,重如性命,又有香娘恩义在其中,非金银可以称量,与我善缘对等。”
又对朱翁道:“二姐话也对,小生收徒不与楠木牵扯。”
“朱家对香娘有恩,香娘当报答朱翁。”
“我使银子,意在让她厚报朱家恩义,亦可贴补朱翁家用。”
“读书颇费银两,笔墨纸砚书籍都要使银子,但凭朱翁出力,难以维持下去,有了这笔银子家境可得小康。”
“不妨思量置办良田,弄些会做的营生,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