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郡主、八郡主也各说己见,加入讨论。
相君把盏与师弟饮酒,笑颜道:“世才之思甚善,此乃天地人神和谐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贤弟却助治一方水土而养民心,教百姓向善。”
“世才促成东湖商会,使百姓仓廪实。”
“世才助办临安灯会,使百姓民心安。”
“仓廪实则知礼节,民心安则地方安。”
“此乃《春秋》牧民之精髓。”
“临安有君子,为百姓之福。”
刘彦闻夸赞面泛微红,放下酒盏道:“不敢当此赞誉,其实小弟助办灯会,也有一些自己私心。”
“家母寿终将至,我想让母亲去的安乐,终前多获得一些快乐。”
“好!贤弟于公于私都不失,君子当如是。”
相君更添赞誉。
刘彦所言之私心,在他看来是君子有情有义的一面。
世间多少人不能兼顾。
有些人为亲人避害,而损伤道义、天理。
另一些人铁面无情,对待亲友冷若铁石,保全自己,杀亲害友。
这两种人看似天差地别,实则同为一类,皆为自私之人。
再相君看来,刘世才所为乃是‘一视同仁,爱民爱母’。
今日一场叙谈,这对人神同门师兄弟相谈甚欢,论至夕照也意犹未尽。
回到家里,刘彦心情上佳,从平儿口中得知‘北乡之事’。
他坐思少许,说:“我家寻木,他求良师,此乃因缘际会。”
“明日可去他家看看,若朱家童儿可教,我便修此善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