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气貌甚好,进到禅室与母亲问安,叙话说起‘茶园之事’,赞誉‘刘奉义名不虚传’。
“孩儿没想到,闹家妖物,竟是枕头,竟是画上童子。”
“世间真是无奇不有。”
兄弟意兴勃勃说着。
苏司理笑颜道:“唯有奇人方能窥见奇妙。奉义治妖不用法,但能指点根源,真是奇士。”
听两儿谈论,老夫人问道:“奉义可说要那枕头何用?”
苏司理笑答母亲:“他见此物稀奇,算得上一件灵物,不忍毁害其道行,欲赠予仙家朋友,炼画中童子为道童。”
“此外,奉义说瓷枕毁之,对我家不利。”
其弟道:“他收去乃最妥善之法。”
老夫人稍作思量说:“奉义对我家有消灾解祸恩情,又替我家掩讳,你俩当记大恩,事后不要薄待恩情。”
“是。”
两兄弟领喏记下。
出来老夫人禅房。
苏二爷有一事不明,问兄长:“母亲说奉义替我家掩讳是何意?”
苏司理对此也不甚明白,说:“也许母亲是指奉义收走枕头……”
两出园子后,苏老夫人让妈子把香桉上供奉的泥塑佛首搬下来,又叫她打开香桉下的柜子,取出里面匣子。
片刻两件东西都摆在老夫人面前。
老夫人各看一眼,问:“可还记得的丽娘?”
妈子点头眼疑,不明其意。
老夫人手指佛头、匣盒解惑道:“这两件里面都是她的东西。”
“佛首泥胎内是她的骷髅头,匣盒内是她的人面发。”
妈子闻听诧然惊吓,退身两步盯看佛头匣盒,再顾看老夫人。
老夫人澹然说:“你不必怕,这桩人命官司不在你身上,是我指使他人加害。”
“杀死丽娘的那三个都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