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是实质的感受,更有灵明之感存玄妙之处。
那灵明之感,乃统御之感。
犹如内在意志统御自身性命,全气全神,皆由夫志。
譬如孟子讲浩然正气时,所言【夫志,气之帅也】
刘彦正心之后,就像一身精气有了统帅,志心有了神明,而他即是驾驭之人。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正心,方能驾驭夫志,笃行至诚,把握神气!”
一念思量,刘彦再添明悟。
内视身学,见此前积攒的三千文光消耗一空,只剩一盏文灯明亮心窍。
那些文光全部浸入身性,如水浇筑田地,而非从身体中消失。
现在他根性得文光水润,以后便能自然生长,而且根源可以储水了,积攒文光不再受限制。
刘彦之所三千文光合根性,是因为三千文光是明经的瓶颈。
达到三千之数心窍就饱和了,即是‘明经圆满’。
所以需要正心明德,以三千文光浸润身性,使身性产生俱备【德】,有德有容,有容乃大。
今后,他可心窍只存一盏明灯。
明悟道理所得文光可储于身性之中,把根性作为蓄水之地,亦能借着文光不断的温养德性,明明德。
“翻山见通途,道路宽阔了。”
睁开眼眸,刘彦一语抒发。
他起身推开书房门,背手而立,门前望天。
眼眸与日相映,身气与风交汇,上下与自然融合,给人予正和静的感受。
南房众女止住话音,众眸透过门窗聚于此君身上。
三郡主神目如洗,刷去神灵中刘世才旧貌,换成当下所见新貌。
与妹道:“他神气德行俱新,必是通达所致,此时观君子顶天立地,乃正心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