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是不错,还有更好的吗?”
刘彦咀嚼咽下后笑问。
大娘回话:“这是我家最好的豆腐,出了西子城,公子便吃不到了。”
“那未必。”环儿插话说:“我临安有家余氏豆腐,就比你家做得好。他家豆腐细如羊脂,入口即化,你家差的好远哩。”
大娘琢磨,转与二妹相视,询问她:“娘子说的余家,可是临安南乡余家?”
“原来你也知道。”环儿微笑点头:“正是这家。我夫人近来天天吃余氏豆腐。”
大娘思量自语:“余家师出我吴家,我家诸多秘制之法,未曾传授他们,他们只会做乡人吃的糟豆腐,如何制作那等好豆腐?”
“难不成得了什么秘方?”
其言一字一句传入对面刘彦耳中。
他把话收藏入心,指水豆腐说:“请大姐给我切一块,够四人吃,且要切成四方。”
大娘爽言应喏,让小妹来切豆腐。
她眼扫三人双手,笑道:“两位公子来买豆腐,却没带盛豆腐的东西。这水豆腐娇嫩,不能用草绳绑。”
“就是绑好了,也一拎就散。”
刘彦受其点拨,略礼道:“来时仓促,未备食匣,就请大姐想个法子。”
大娘想着说:“我可借给公子食匣,但要记得来还。”
听她还怕君子不还食匣,环儿笑问:“你可知公子是何人?”
大娘与妹以及周围百姓各都瞩目打量刘世才、杨万山。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小生姓刘,名字不足挂齿。”
刘彦笑着接话,让环儿垫付豆腐钱。
小丫鬟解开钱袋,知道这店家找不开银子,便取自己一点私房钱做垫付,转对刘郎说:“公子可记得,此钱是我出的。”
杨万山失笑,分顾刘彦:“你倒是很会使人情,一块豆腐钱,就想让君子记情义。”
刘彦点头说:“娘子情义我记下,回头我让家中娘子设小宴,与你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