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游戏竞技>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134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4 / 5)

至于西面两路来攻的官军,杜洪并不担心,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付,唯一让他感到为难的是董昌,董昌的态度很坚决,要想让我帮你,要么把你儿子送来杭州为质子,要么让杨守亮和齐晋他们干你,对于这种油盐不进的家伙,杜洪苦思无果,只好暂且拖着糊弄着。

沉思少许,杜洪笑眯眯出来外堂。

卢勤软硬不吃,逼问道:“大帅如何打算?”

杜洪悲声道:“血浓于水,骨肉难割,自说送犬子质子杭州,贱内每日就以泪洗面,哭哭啼啼的叫人好生烦恼,杜某每天也寝食难安,官人儿郎们也都是看着犬子长大的,还请卢别驾原谅本帅再三,不能给别驾明确期限,但千万放心,董相公的要求,杜某不敢不从,这样罢,别驾先回杭州通情达意,请董相公再宽限几日,一月之内,某一定打发犬子上路。”

卢勤再三强调上命难违,杜洪却不肯松口,甚至流下泪水,抱着脑袋嚎声大哭,卢勤实在没见过感情这么丰富的封疆大吏,只好留下几句软硬兼施的话,动身赶回杭州复命了。

你道董昌为什么非要杜洪质子杭州?因为他准备称王了,他要拉杜洪上贼船,自称节度使和自立为王相比,哪个后果更严重,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他董昌比杜洪还渴望盟友。

杜洪被蒙在鼓里,还自以为董昌是个厚道人。

送走卢勤,杜洪又多了几分自信,知道大祸降临的左梨却忍不住了,怒闯官邸,在武士的注视下,伏地规劝杜洪赶紧上表谢罪,与其质子杭州,不如质于长安,董昌狼子野心,连称帝的野心都有,你跟他混在一块,不是自寻死路吗?好好跟天子谈一谈,事情或可挽救。

杜洪不屑道:“左狎牙想得简单,不给昏君一点颜色看看,他才不会好好说话,道义只在弓弩射程之内,颜面只在剑锋之上,朝廷说你想造反,你最好真有造反的实力,如果我们有河东的实力,昏君敢征我入朝吗?说白了,那昏君也只是个欺软怕硬的孬种,何惧也?”

“教昏君吃到苦头,保管他以后皈依伏法。”

话音落地,众人放声大笑,之后左梨又在府门前拦住杜洪的马车哭劝,结果被恼怒的杜洪派兵丢到了一边,并且下令以后不准放左梨入府,奈何左梨多才多艺,你不让我见你,那我就让你见画,于是画了一幅全家老小被装在囚车里押往长安的工笔画,托人进献给杜洪。

此画极为写实,画中男女栩栩如生,外貌神情也是惟妙惟肖,恐惧和悲痛弥漫在画中,杜洪忍无可忍,终于大发雷霆,将左梨下狱关押,此后杜洪耳边听到的全都是顺心话了。

什么庙堂之上,朽木为官,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什么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心之辈汹汹当朝,社稷已成丘墟,官军尚未进入鄂岳地界,就已经被鄂岳文武团灭了十几回。

长安,大明宫延英殿。

看完秭归发回来的密奏,杜让能叹气道:“唉,难免一战了。”

李晔冷声道:“对于鄂岳,朕早已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杜洪的软硬两手,朕也早就给出了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大唐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他要战,那就战,不惜一切代价,讨伐到底!”

一席话斩钉截铁,气势如虹,陪坐大臣都是一震。

起居官如是记录道:“邸报于朝,上召对延英殿,诸恐有战,上深恶洪,曰‘鄂岳,朕已明矣,不战也不惮,必不得不击。徇其坚手,朕亦早受报案。谈,门开阖击,奉果从,唐历二百余年风雨,何阵不见?战则战,不必当费。’上貌凛然,众皆拜服,始令宰辅谋划对楚兵戎。”

始令真是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了,好像是因为杜洪不识抬举,李晔恼怒之下才要用兵的,从杜洪的立场来看,这个始字应该换成费尽心思,始也罢,费劲心思也好,总之这一仗是在所难免了,李晔已经定下了全力筹备江南战事的战略,决意一举荡平南方诸镇不臣。

六月初九,有制。

研究决定,杜洪不再担任武昌军留后。

周岳去职衡州刺史和武安军节度使,董昌不再担任杭州刺史、义胜军节度使、检校右仆射、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浙东诸道采访图籍使,并除陇西郡王爵位,废为庶人。

这下好了,双方彻底翻脸了。

和一般皇帝不同的是,李晔注重风险预估,把所有的风险,可能不可能的,都列出来,制定出预案,什么甲乙丙案在兵部各占了一个柜子,预案和相关卷宗一应俱全,到时候稍作调整就能用上,像当年李适用兵平定河北结果却演变成全国动乱的祸事,李晔不允许发生。

打鄂岳,最好的情况是江西、湖南、荆襄、福建、浙江、宣歙、淮南都保持中立,官军关门打狗,但是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有东西那么大两个缺口,杜洪在心理上就有了依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