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东晋:从北归流民帅之子开始> 第四章 族弟赵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族弟赵盛(3 / 4)

除了拥立有功,何尝不是因为琅琊王氏研习经传?

琅琊王氏先祖吉“少好学明经”,“兼通五经,能为驺氏《春秋》,以《诗》、《论语》教授,好梁丘贺说《易》,令子骏受焉。”王吉不仅自己精通五经,还令子孙学习。

尤其到了如今,东晋始建,于“军旅未息”时,王导上书司马睿以为“夫风化之本在于正人伦,人伦之正存乎设庠序。庠序设,五教明,德礼洽通,彝伦攸叙,而有耻且格,夫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顺,而君臣之义固矣”。

要求通过恢复教育,整顿因战乱而废弛的纲纪人伦,这种主张得到晋元帝的嘉许,在东晋初年掀起一股儒学复兴的潮流。

也正是这种风潮,将琅琊王氏推上了天下第一门阀世家的地位,拥有“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的诸多称号。

江左世族无功臣。

即便是三定江南的义兴周氏,也被北归士族所轻,正是因为江左世族武力充沛,然而在经传方面造诣不高。

更有许多人不齿玄学清谈,与当今主流偏离,诸多矛盾之下,南人北人的矛盾便被加剧了。

赵越对经传什么的没兴趣,并不想成为治经博士,但是最基本的知识还是要懂的。

不然人家说话的时候引经据典,你啥都不懂,岂不是被别人耻笑了?

这温书才温到一半,田七便是走过来了。

“麟哥儿,盛郎君来了。”

所谓盛郎君,是赵胤独子,他年纪比赵越小上几个月,可以称为族弟。

没错,就是族弟。

赵荀从北边过来,见到赵诱赵胤父子之后,从族谱中一翻,发现赵诱居然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的营平侯赵充国的后代,与赵荀居然是本家人,都是天水赵氏的。

至于是不是真的...

鬼知道。

赵诱乃是淮南武将世家出身,被称为粗鄙之人,一想到自己居然是天水赵氏出身,马上就与赵荀相善了。

不过以赵越来看,这所谓的族谱,恐怕是子虚乌有的。

但赵诱得到了天水赵氏的名头,赵荀得到了赵诱父子的支持,两方抱团取暖,各取所需,没人会傻到去追究赵诱到底是不是营平侯赵充国的血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