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星河科技第三百七十一章 ITER的动作
“什么大动作?”
“不太清楚,处于保密阶段,没多少人知道,只听说是要制造全新一代的EAST装置,引入了全新的技术。”
“全新的技术?国内国外的技术基本都固定的,难道是刘永峰灵感大爆发了?”
“具体尚不清楚,但这次国内的企业新秀飞扬公司有参与进来。”
“是的。”
“人工智能技术有了突破不成?”
和下属一番交谈之后,肖政教授有了一些自己的猜测。
作为国内派驻ITER项目团队的领头人,肖政在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和EAST团队负责人刘永峰不相上下。
虽然当年牵头加入ITER的不是肖政,而是其它已经退休的一些前辈们。
只是,肖政倾向于理论研究,在工程领域的研究不深,比较倾向于国际合作完成可控核聚变。
在他看来,国内的制造基础薄弱,材料基础薄弱,要想凭一己之力完成可控核聚变这个世纪难题,需要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太高了。
反观ITER项目团队,集合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庞大的人才团队,只要齐心合力,是最有可能最先实现可控核聚变的。
国家科学技术大奖颁奖典礼之后,肖政就出国了,在ITER团队呆到现在。
他没想到,刚回来,就听到这么一个意外的消息。
肖政知道飞扬公司,尤其是飞扬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在他看来,飞扬值得关注的技术,也就是人形机器人的控制中枢,也即人工智能技术。
不过,想要凭借着更高级别的人工智能技术就想突破可控核聚变这个技术,无异于异想天开了。
肖政不认为飞扬的人工智能技术能拿到太高的高度,了不起也就比市面上那些智障人工智能高级一点点罢了。
“领导,这次回来,是来求支援来的。”
肖政没有把刘永峰那边的大动作放在心上,他很快找到了科学院的负责领导,先是向他汇报了工作,然后才开口说出这次回国的目的。
原来,是ITER有了新的进展,想要各个国家给予资源支持,将原计划的托卡马克装置真正建造完成。
“我们好像没有拖欠经费吧?”
领导神色有些不快,但更多地还是无奈,对于ITER这个总是扯皮的国际组织是有些厌烦了。
华夏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ITER的工作,但耐不住那些老六国家不是拖欠经费就是扯皮,甚至动不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