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傻子,但更多的是1450.”
“好家伙,这踏马都能说是侵犯隐私啊?那对面搞的监听、各种门,怎么没见你们这些家伙去批评下?”
“大型双标现场,只有1450出没才有。”
这些,无疑是中肯的说话了,也是事实。
在现在这个信息化发达的时代,任何电子设备其实都是一个信息接收器,谁也不知道自己身边的电子设备是不是再监视监听着自己,只有被实锤了才会知道。
但是,不管有没有石锤,就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手机品牌,人手一台甚至两台,以及那些爆火的APP、网站,一定是在监控着消费者的。
否则的话,那些手机厂商、APP、网站怎么知道筛选用户,推同质化的东西给用户?
只要是个正常人,稍微琢磨下就知道。
这,其实也是侵犯隐私!
绝大多数人,其实已经麻木到习惯了。
即便是号称“斗士”的那些要自由、人权、隐私的国外人士,在大势面前也是选择了躺平,没办法啊,你是斗不过大集团的。
所以,飞扬为什么这个时候不行?
或许,有一天生产力水平达到真正无侵犯隐私的地步,但那是以后了。现在,智能人形机器人就在眼前,这可是我们国家壮大生产力、解放人们双手的大好机会,可不能被破坏了。
“不用说那些,我不管,我是一定要买的。”
“没错,这么牛逼的机器人,买回来让它帮忙干活,我躺平!”
“狗头保命。我打算用花呗买一台替我去送外卖,大家看可行吗?”
“神操作!”
“我打算让它替我去搬砖!”
“送什么外卖、搬什么砖,用来当保姆不挺好的吗?”
“笑了,请得起保姆的难道不会自己买一台吗?”
支持者、理智者,还是在占了大多数的,很快就把侵犯隐私的话题给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歪楼到了买机器人来干什么的讨论上。
“话说,你们是不是应该讨论一下这机器人你们买得起吗?”
然后,一个评论把许多网友的心都扎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