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198章:清国——卫拉特联盟(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章:清国——卫拉特联盟(求(2 / 3)

但不可否认,通过这段时间的韬光养晦,使得大清国满八旗士兵达到了十万人,汉八旗十万人,蒙八旗十万人。

合计共有了足足三十万大军,这可是实打实的三十万人,其中有着十五万骑兵,战斗力极为凶勐的。

如果当初黄台吉亲征的时候有设么一支数量众多的军队,或许就不会阵亡了。

“臣,遵旨!”多尔衮当仁不让地说道。

接下来的战略讨论,主要就是范文程和多尔衮进行议论,其他人只是补充。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如何与喀尔喀蒙古诸部联合进军,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喀尔喀蒙古现在正处在一个受到沙皇俄国胁迫的状态。

此时,沙俄刚刚进入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时期,第一代沙皇是米哈尹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

1619年,米哈尹尔的父亲,菲拉列特大牧首被波兰释放,回到了沙俄的领土。

米哈尹尔下诏规定,大牧首菲拉列特享有与沙皇同等的待遇,菲拉列特的命令等同于沙皇诏书,大牧首成为实际上的太上皇。

菲拉列特大牧首首先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民生,加强税收体系,大力鼓励同国外的贸易,关税收入成为一项主要的财政来源。

在这个危难时刻,广袤的西伯利亚成为沙俄重要的财富来源。

沙俄商人通过向欧洲出口昂贵的裘皮和木材获得了巨额利润,国库也因此逐渐变得充实起来。

在巩固物质基础之后,沙俄重整军队,励精图治,希望用武力夺回被占领的土地。

自西历1601年开始,沙俄先后在叶尼塞河下游地区,卫拉特蒙古北界,叶尼塞河中游建立了曼加泽亚据点,托木斯克据点以及图鲁汉克斯据点。

1619年,沙俄建立了叶尼塞斯克据点,向叶尼塞河上游进军。

对喀尔喀蒙古诸部,沙俄往往采取先招抚后威胁的策略。

他们通常会直接拜见各部族的王公、贵族,然后行贿,要求允许他们在部族牧区内建立据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