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赌,有人笑道最后,有人跌落谷底,更有人倾家荡产,甚至有人锒铛入狱。
给人的感觉就是,国内的很多大老,都得经过几次对赌的洗礼,才能完成打怪升级,成为大BOSS。
那么,什么是对赌协议?
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一个打了赌的协议,也就是融资的公司和投资人之间他们要打一个赌,一般就是大家在融资的时候,要给公司定一个指标,如果这个公司按要求完成成指标了,就算融资的公司赌赢了,如果没完成指标就算投资方赌赢了,然后输的这方就要赔给赢的这方一些东西,比如钱啊股权之类的。
这个就是对赌协议。
这一世的对赌协议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徐开不清楚——可能是在他蹲监狱的那十多年吧。
徐开清楚的是,上一世第一个关于对赌比较公开的桉例就是蒙牛。
上一世2000年初的时候,牛奶市场上尹利是绝对的老大,市场占有率超过了30%。
这也正常,毕竟尹利96年就在A股上市了。
但半路却杀出来了一个蒙牛。
在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的带领下,蒙牛那几年真叫一个势如破竹。
捎带说一嘴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
其实,最开始牛根生是在尹利干的。
牛根生在尹利期间,也真是能力非凡,一路凭实力做到了副总裁,他带领的那个团队在尹利的业绩能达到80%。
后来有传言说在尹利的内部有一些权力斗争,反正就是牛根生出来单干了,创立了蒙牛。
结果,牛根生出来了之后,尹利有九个高管都放弃了尹利的高薪追随着牛根生出来创业。
然后,又陆陆续续哩哩啦啦的有上百个尹利的员工也都奔走相告跑来投奔牛根生。
蒙牛一下子就拥有了经验丰富的创业班底。
不过,即使如此,蒙牛单干的第一年营收也只有3700多万。
可是短短的4年后到2003年底,这个数字就变成了40个亿,整整翻了100多倍。
再之后,甚至有人因为蒙牛的成绩而把牛根生称为“乳业之父”。
乳制品这个行业是一种规模经济,就是最开始你要把这些牛都弄好,同时把供应链弄好。
反正,乳制品这个行业初期投入成本是很高的,然后往后的边际成本就很小。
对于这种行业来讲,只要市场还有潜力,就是说你扩张的越大,你赚的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