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音乐质量主要是受限于采样频率和码率这两个基本参数,音质越好这两个数值肯定是越高的。
当然了,也不能高的太离谱,虽然电脑没极限,但人耳毕竟是有极限的,20赫兹到2万赫兹这个区间基本上就是极限了,所以2万赫兹以上和20赫兹以下的采样频率纯属浪费磁盘空间,听不见啊。
微信要做音乐服务,学苹果写个自有的加密格式倒是问题不大,但是不解决实际问题——带宽/存储的消耗以及如何保障音乐品质。
比如免费听的就是64/128比特率的,再低就属于湖弄人,没法听了。
那至少256比特率才能达到收费标准,再高一些到512比特率才好拿出来卖钱,要是想卖个高价,那好意思不上个1024比特率?
赚钱归赚钱, 不能靠着垄断不讲道理嘛。
所以一首歌就得保存这么多不同的版本, 四大唱片公司的歌曲少说大几百万首……
为啥四大后来选择了CD来装音乐售卖,因为CD的比特率是1411,一首音乐文件很大的,有的能达到四五百兆,只好选择光盘这种物美价廉、易于携带的产品,而且光盘还能防盗版。
CD转换成MP3格式以后,一首歌才三五兆,原版的至少三五百兆,音质的差距基本上就折在这儿了。
所以给音频也带来一个新的格式就非常重要了。
不过这次不需要用到U盘,王正早就把这个音乐格式准备好了,叫做MAQ格式。
这个格式是未来用于替代MP3和AAC的,也属于有损压缩格式,最高支持7.1声道,同时支持的比特率很高,从8到1024kb/s,采样频率没变化,在16赫兹到2.2万赫兹这个区间。
毕竟再高或者再低就真听不到了。
这个格式的优势主要是在于可以通过解码器主动调节比特率和声道。
也就是说,只需要在服务器上保存一首原声版,可以通过解码器的功能来控制它的播放效果。
和A2C图像格式一样,一个4K视频,通过解码器就能控制它显示4K还是显示2K。
毕竟未来的歌曲数量太庞大了,全世界有将近一百亿首歌曲,如果全部电子化,那需要的存储量太恐怖了。
有了这个格式,微信音乐上线后就可以通过卖订阅服务、卖专辑来赚钱了。
也可以学苹果,先做一做播放器,卖的便宜一些,也能有不少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