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想自己坐上王位时,每天都会提心吊胆。
他开心的赞同道:“父王,魏王确实帮了我们大忙。
我们要怎样感谢魏王”
苏敬鸿知道来而不往非礼也。
他们不能想当言的索取,却不付出任何代价。
亲兄弟之间,长时间这个形势,必然会发生间隙。
更何况是赵国与魏国之间,这是两国外交的问题。
关系一旦经营不好,魏国上下一致认为赵国不可深交。
哪怕魏王是赵王的亲弟,两国的关系也不可避免大幅滑落。
苏敬鸿看到父王沉默,他再次补充道:“父王,儿臣想不明白,送什么样的礼物,能让赵国与魏国各方势力都满意。
送礼物就是为了维持两国的关系,如果送礼物还得罪人,那就不如不送。”
赵王苏熊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弟弟送来急需的硝石,他不可能回赠一船黄金。
金银这种俗物对一个国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魏国也不缺少金银。
他送一船金银,有些显摆的意思,根本无法真实表达出他的诚意。
赵王苏熊抬头看向他挂在墙上的军事地图。
这份军事地图非常简略,上面连山脉和河流都不全,只能标注出各个势力大概的方位。
但他看向地图时,灵光一闪,已经有了主意。
他看向世子苏敬鸿问道:“父王已经想到合适的礼品,你认为应该送什么礼品。”
苏敬鸿听到父王的问话,他愣了一下,没想到父王会这么问。
他随后意识到,这是父王在教导他怎样处理与盟友的关系。
苏敬鸿边思考边说道:“父王,我认为咱们肯定不能送黄金。
咱们赵国特产就是黄金,但以魏王的富裕,不会缺少黄金。
我们送礼物,主要是体现赵国的诚意。
魏国送了我们最缺少的硝石,我们也送卫国最缺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