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芙站在冰面logo的右侧,从天空俯拍的镜头来看,她就像是立在冰面上的小蓝点。
前奏里,海风呼啸的声响带着几分萧条味,让人感觉像是从后背幽幽传来。
观众们揉了揉手臂,嘀咕道:“这该不会还是3d立体音效吧?”
海风的呼啸变大,渐渐变得犀利起来,就像是裹挟着什么朝着人迎面劈来。
苏芙昂首,右足弓步向前,破风前行以刀刃相接,眼眸中满是凌厉的煞气。
捻转,内勾后转体向后压步助滑,将速度提了起来。
与之前团赛时的《北极》不太一样,前奏和开场修改为展现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再结合后段的萧条、悲戚更能让人深思起来。
苏芙的滑行速度越来越快,变刃、转向全部融在这块冰下,冰上只留下少女随之变幻的肢体动作。
大自然是强大的,但是人类却藐视对方,认为人类才是万物之主。
采集资源、破坏环境、将生态平衡破坏的彻彻底底。
高音响起,苏芙卡在音乐上猛地向前起跳,绽放出一个让人惊叹的阿克塞尔三周跳。
高度实在是太高了,就像是借助背景音里的风声飞起,但蓝色考斯滕在高速旋转中,却又像是卷起一个水漩涡。
重音响起,苏芙稳稳落在冰面上,落冰时仿佛产生气流,向着四周进行冲击。
冰刀在冰面上形成漂亮的弧线,就算是不看苏芙的整体跳跃,单看这个弧线就知道她这一跳有多完美。
媒体席上有不少摄影师的镜头对准冰面上的冰痕,将之收录进来。
苏芙的卡点一向精彩,短短几个动作就已经完全融在旋律中,就连大一字进入的阿克塞尔三周跳,都刚好卡在精妙绝伦的音阶。
《北极》技术配置是3a,3lz,3a+3t,单跳都在前半段,其中用步法串起来,3lz结束后就是一段小步法,而后再是3a+3t,最后的收尾动作依旧是贝尔曼旋转。
女单短节目不能上四周跳,所以双3a已经是极限,再加上苏芙曾经将三个跳跃都放在后半段,从而导致她现在对于短节目技术编排没有像以前那么堆难度了。
当然,杨杰表示苏芙在短节目配双3a,且把3a+3t放在最后,就已经是让人难以接受的难度了。
不过对比苏芙接下来的自由滑难度,短节目确实不算什么难度了。
第一跳完成后,便要进入《北极》的步法串了,也是短节目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