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辩!
又是诡辩!
这位老臣瞬间明白自己中计了,帝君和女帝这是夫唱妇随,他则里外不是人。
刚刚已经放言,此战必胜。
现在,难不成说出去的话,还可以收回?就算他不要脸,帝君和女帝也不会给他机会。
如此一来,他反倒要主张主战了。
“启禀陛下,回禀帝君,戎狄固然有骑兵三十万,我军将士也一样能够必胜!”
老臣拱手道,他是一个聪明人,相对把女帝和帝君一块得罪,而且还找不到合适理。
他自当选择后者,顺势而为,这样才能在朝廷站住脚跟。
不少人听到这话,都是脸上发赤。
再一次涨了教训,绝对不能和帝君讲道理。
一百张嘴都说不过他!
按理来说,姜平此时也应该给一个台阶,让他们下,大家皆大欢喜。
但他偏偏不。
“大人此言差矣,真正主宰此战胜败的,不在诸位,也不在本君,而在于我晋国四十万将士,在于千万老晋人!”
“要上战场的是他们,我们在这里嘴巴说干了,也不会留一滴血。”
“那么,我晋国将士当何如?”
姜平强行把这个锅甩给了武将们,让他们一时也无法置身事外。
武官无视一眼后。
“此战无论胜败,我军将士必血战到底!”
“老晋人从不惧怕强敌。”
“战至最后一人!”
他们开始纷纷变态,气氛这不就好起来了么。
其实,那些士大夫老臣们,因为他们接触的文化,还有涉及的层面。
天生对战争就有几分畏惧。
每次打仗之前,他们都会下意识的考虑,这一仗输了怎么办?
他们会不会受到牵连?
要边关被破,该怎么办?
帝城被破,该往哪里逃?
要赔多少钱?
等等……
无数的问题都在他们脑子里浮现,除了张一张嘴,他们又什么都不能做。
因为选择的权利不在他们手上。
他们就越发恐惧。
所以,自古以来,老士族,士大夫,儒士这一类人,一遇上打仗就主和。
强行把他们说服很难!
干脆的,不用他们心里服,嘴上服就行了,能配合战争需要就行了。
就像现在一样,不管他们什么心思。
总之,文武百官都被逼迫的不得不主战了,那么就和女帝的思想统一了。
该商讨具体如何打。
那什么是打一仗,还是要灭了戎狄。
无需讨论!
交给打仗的将帅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