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平一拍桌子,“李大人这个注意好,既然开不了渠,那干脆让天上掉下来一条好了。”
何健和李承志茫然,帝君……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这只是感慨。
天上怎么会掉下一条渠道来。
姬箐箐都恨不得一挥手袖子,拉出去砍了,简直有失帝颜!
应该早问清楚的。
接着。
姜平拿起笔,在舆图上画了三条短线。
交给他们去看。
“这是天山?”何健好奇,这三条短线有什么用?难道这就会让天上掉下来一道渠来?
“我想请问两位大人,河东的水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姜平没解释这三条线的用意,反而又问出一个问题。
“自然是从源头而来。”何健回道。
李承志点头。
“那源头的水又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河东的水夏涨冬落呢?”姜平继续问道。
“这……臣不知,还请帝君明示。”何健拱手道,这问题谁知道啊,干脆让他自己去说。
这就是这个时代工业落后的原因,他们道理一大堆,实践行动却少有。
要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姜平虽然没去源头看,但是从地图上就可以判断出来,因为没有第二种可能了。
“天山的冰雪融化而成,故而河东之水夏涨冬落。”
何健和李承志都表示怀疑。
但拿不出证据来。
姜平也很难跟他们解释清楚,除非带着他们亲眼去源头看看,总之他说的是对的。
因为他是帝君,而他们两人是臣。
重新指回源头三条线。
“所以只要这天然屏障上,打开三个足够的缺口,水流就会自己流入北晋,耗时只需要一个月。”
姜平又拿起笔,在三条短线延伸处画一个圈。
“天山引水,水流肯定不会太大,半路还有损耗,所以需要在这里建立一个水库,把水储存起来,灌溉周边。”
这就是姜平的注意,也是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
灌溉全国就暂时别想了。
能让水库边上变成农田,就足以北晋国百分之八十人民吃饱,减少很大一部分压力。
最主要是快!
何健盯着舆图看了半天,这个方案连他都挑不出任何毛病来,前提是天山真的会有水流下来。
不能保证这个,一切都是空谈。
“本君拿项上人头担保,要没有水下来,我割首!”姜平为打消他们的疑虑,他也是拼了。
“平君,这不是儿戏!”姬箐箐提醒道,也给他一个后悔的机会。
“我可以立下军令状!”
姜平丝毫不担心,他相信自己脑子里,超越他们这个时代几千年的知识。
如此,便没有回旋余地了。
“准!”姬箐箐咬牙道。
正好。
真要是没有水流下来,就借这机会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