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何建,户部尚书李承志,对姬箐箐和姜平分别行礼后。
“敢问陛下招臣来此,所谓何事?”何健首先问道。
李承志也有同样的疑问。
这架势明显就是商谈国家机密了,避开了早朝,还避开了三公九卿,专门找他们两个。
他们由不得不多想。
“平君有话和你们说。”姬箐箐比他们还想知道,到底是为什么事。
姜平葫芦里的药卖了一晚上了。
“请问帝君有何事吩咐?”何健转身问道,说话就没有对姬箐箐那么客气了。
要不是女帝在这里,他们或许腰都懒得弯。
除了帝君这个身份,姜平在他们眼里,那就是一无是处。
但人家就是帝君,还偏偏得女帝宠爱。
没办法。
“两位大人,请移步过来,陛下也可一旁观看。”姜平拱手道,把他们都请到了桌子旁边。
首先拿出第一份舆图,摆在了他们面前。
“本君想开一条渠,引水灌溉,北晋国便能得良田万顷,不用再愁没有粮食吃。”
何健和李承志纷纷转头,看向了女帝。
“两位大人可直言,今日说出任何话都无罪,只要不传出去。”姬箐箐挥手道。
“诺!”
两位大人对女帝拱手,便各自发表意见。
“请问帝君想在哪里开渠?”何健问道。
“本君请你们来,就是想问你们,两位大人觉得哪里开渠合适?”
姜
平反过来问他们。
何健皱了皱眉,这完全是想一出是一出,连哪里开渠都不知道,就想着开渠。
胡闹这不是么。
当然,这些话他不敢说出来。
“不瞒帝君,臣也想过开渠。”何建拿起笔,在舆图上画了一条线,从河东源头,一直延伸都帝城东西部。
覆盖了北晋国所有平原,若成功,必得良田万顷。
北晋国再不愁米吃。
“何大人妙啊,既有开渠之意,为什么不禀报陛下呢?”姜平好奇的问道。
何建眼中越发不耐烦,但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若想开此渠,至少要耗费北晋国现在四成国力,需要十年才能成功,臣担心国力受损,故不敢禀报陛下。”
何健这另外一层的意思就是,傻子都知道开渠,但是开渠要钱要人要时间。
北晋国人有,时间有,但是最紧要的钱却没有。
帝君果然还是太年轻。
“那没有更好的办法吗?”姜平继续问道。
何建摇头,“没有。”
“当真?”
“臣实在没有。”
何健提高了语气,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除非天上掉下一条渠道来,不然难啊。”户部尚书李成志摇头叹息道。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