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记忆,他来到目的地,发现这家主人住在一个破旧的小院子里,整个院子除了一间住人的小房间,其它都是鸡舍。
而且他们家的鸡不像是芮宗明家,都是鸡笼,统一喂养,还伴随着光照,温度,以及给鸡听音乐放松等科学措施。
这家的鸡,全部散养在每个房间里,乱七八糟,没个正行。
赵鹏记得他第一次跟父亲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了规模化的鸡舍,养鸡的主人也已经结婚,有个一岁多的孩子。
现在他还是个光棍。
养鸡人叫赵大河,父母双亡,自己在南方一家养殖场打工,学会了鸡的饲养方法,所以回到老家后,自己就开始慢慢养鸡。
但是因为缺乏资金去购置鸡笼,所以暂时就把鸡直接散养在房间里,每个房间是300只,一共是2000只鸡。
现在这些鸡都正是6个月左右的产蛋巅峰期,每天可以产蛋1800个,他都是很便宜让市里的酒店和饭店拿走,每个鸡蛋只卖一毛钱。
好处是他不用去送,别人会上门来拿。
赵鹏看了看赵大河收拢的鸡蛋,发现个头超级大,比从芮宗明家鸡蛋挑选出来的大鸡蛋还要大,看来这赵大河在养鸡上果然有两把刷子。
也可能是他的鸡属于散养,更容易生出大蛋。
赵鹏提出想在他家里拿鸡蛋,当然不是说卖,而是要做茶叶蛋,每天需要500至1000个,希望赵大河能匀他一些。
赵大河开始不愿意,但耐不住赵鹏愿意给的钱多,而且还以两个人都是姓赵,几百年前是一家拉近关系,赵大河最终愿意给他一周3000个鸡蛋的份额。
每个价格还是1毛5,赵鹏每周六来拿货,现金拿货,不得赊欠。
谈好之后,赵鹏顺便从他家里带走600个鸡蛋,好不容易走这么远,肯定不能空着手回去。
再次回到黄桥镇,已经是下午。
赵鹏将鸡蛋放到租住的房子里,骑着车子向回家的路上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