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德在他们看来算是个知兵之人,他既然对俞大猷推崇有加,那肯定就有过人之处,会不会创造出奇迹来呢?
看看御座上的嘉靖皇帝,这几天茶不思饭不想,就连道家典籍都看不进去了,不时就长吁短叹,这和以往的表现是真的判若两人。
这时间,往常皇帝都会修炼一会儿再处理政务,可是今天修炼没做,奏疏也没有处理,他和高忠只能站在屋檐下,看着嘉靖皇帝站在院子里抬头望天,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看月亮,方向也不对啊。
“黄公公,今儿晚膳皇爷吃了多少?”
站在黄锦身后的高忠忍不住了,小声问黄锦道。
“就吃了连口就让人撤下去了。”
黄锦依旧目不转睛盯着前面的皇帝,小声回答道。
“这可不行啊,要不”
话没有说完,黄锦回头看了高忠一眼,高忠随即低下头去。
他明白高忠的意思,先用魏广德的那套说辞哄哄嘉靖皇帝,让他高兴高兴。
不过黄锦最后还是摇摇头,这要今天报了喜,明天大同的败仗消息就送来了,大喜大悲之下指不定闹出多大的事儿来。
黄锦对他伺候了半辈子的这个主子还是有些了解的,在暴怒之下,那里会给你留半点情分。
当初宫变,救了皇帝性命的皇后娘娘,不就是在这位的注视下,在烈火中香消玉殒的吗?
有些话,不能说,也不敢说,知道就好了。
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要多事儿的时期。
高忠低着头,没有看到黄锦摇头的样子,但是久久得不到回应,他就知道黄锦的想法。
算了,这个时候要是说出来,恐怕就是真的害人害己。
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就是从十年前那件事儿开始的吧,在高忠的心底,对北方那个蒙古人的大汗,高忠产生了深深的惧意。
当初明军的表现他可是都记在心里,虽然那是京营,听说边军战力要强悍的多,但是都让人打到京城附近了,他们的所谓战力想来也就那样。
俺答汗兵临京师,蓟镇、宣府等镇边军回来不少,可也没有谁能够和俺答部正面交战的。
想到这里,高忠也想通了,就算这个俞大猷真的很能打,可要是带着手下那些熊兵,怕也打不出个什么名堂出来。
或许,在永寿宫里,唯一还对俞大猷存在一点念想的也就只有陈矩了。
只不过陈矩是懂规矩的,他干爹没让他对皇帝说什么话,他就绝对不会擅自做主出去说。
陈矩也看到了大同的捷报,他也注意到了俞大猷这个名字,可是又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