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可不是单纯的潜入进去后就能完成的。这绝不是单纯的军情处下属人员就能做成的事情,必须要有熟悉内情之人引导,也必须要有内应接应。</p>
而青年就是一接头人。</p>
粮库这里有他发展的心腹。</p>
“见过大使。”</p>
一个中年人的身影出现在青年跟前,年轻人官面上的身份是归德府的税课司大使,这个职务在朱明时期根本就不入流,可眼下的鞑清对之却甚是重视,直接提拔到了正八品。</p>
原因很简单,鞑子也缺钱用啊。</p>
各地的税课司大使自然地位就重要了起来。</p>
“老李,接下来就看你的了。”</p>
中年人脸上露出一丝笑,他跟鞑子倒是没有很直接的血海深仇,然而他跟许定国之间可就不共戴天了。</p>
中年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很可能一辈子都难再有报复许定国的机会。</p>
所以他万分珍惜眼前的好时机。</p>
一把火烧掉归德几万石的粮食,这可不但影响想到了归德清军的口粮,甚至还能影响到宿州清军的口粮。</p>
在淮西战场上,清军很明显的分成了宿州和寿州两部分。</p>
寿州清军的粮草可以通过沙颍河从陈州送到,而宿州清军的粮草物资就只能走归德,通过睢水送到了。</p>
几万石粮食被烧,这不能给清军造成多大的麻烦,但总归是一记创伤。</p>
敌后工作,除了必要的情报收集外,如眼下这种'小打小闹',可不就已经是情报人员的极限了么</p>
别说是现在了,就是再过个三百年,那也是这样。</p>
真正决定双方大势的,从来都是战场上的直接交锋,敌后情报战再出色,也只是一个辅助。</p>
就比如说眼下的淮西战局,睢州这儿的一点小变动,根本就对前线清强明弱的态势作用不大。</p>
怀远西南方向的荆山大营该破还是要破。</p>
荆山,凤阳城外怀远县的荆山,这不是襄阳的那座荆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