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城是大清河沿线的一座城池,就在济南东部。</p>
本来是半点战略意义都没有的。</p>
可当李率泰见到秦朗的船只沿着大清河把火炮弹药等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济南城下时候,他陡然想到了利津。</p>
那是距离大清河入海口最近的一座城市,也是齐鲁大战开启后,战火始终不绝的一座城市。</p>
秦朗的水师船队一直想要进入大清河,不说把大清河以南的清军和北岸的清军彻底切开,至少也要给他们天天堵。</p>
何况随着济宁之战结束,整个齐鲁战局都豁然开朗,在秦朗计划里,青州鞑子根本守不住。</p>
而既然青州谭泰守不住,秦朗又没指望着能在青州全歼守军,那青州败兵自然只能往北逃了。</p>
如果大清河里有秦朗军的水师战船游弋,那是不是就能把谭泰部给全歼在大清河畔了</p>
所以谭泰十分重视利津的防御,大量的船只被沉入水中,堵塞河道,再加上布置的火炮火箭, 以至于水师部队至今都没能得手。</p>
可是, 东方不亮西方亮。</p>
利津这儿的外海水师清军是抵挡住了,但从西面杀来的内河战船呢</p>
秦朗军拿下了济南之后,大清河上哪里还有抵挡的住秦朗军的地方到时候秦朗的内河战船可不就能沿着大清河直杀到利津背后了么</p>
李率泰非常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你可以说他贪生怕死,但你绝对不能说他没有眼光。</p>
感觉到厉害的李率泰,紧忙分兵一部分赶到了济阳驻守,凿沉舟船,排布暗桩,堵塞河道,是无所不用其极。</p>
现在李率泰人还在济阳呢。</p>
领着几千残兵败将,所在济阳只等着挨打。</p>
阿巴泰之所以不对夏全兴大动干戈,那未尝没有急着去救济阳的缘故。</p>
可惜王英东带领的万多滋阳军也不是吃干饭的。</p>
济阳城下人喊马嘶,炮火连天。</p>
一支从商河方向赶来增援的清军步骑兵在大炮轰击下支持不住,五千余兵抱头逃窜,向着远处溃散去。</p>
身后两支千人数量的滋阳军,举着大刀长矛,气势盎然的奋力追击着败兵。</p>
滋阳军不是秦朗练出的大军,不会一直这么追下去的,所以就也无须节省体力,大踏步的奋力向前,抓着落到后头的败兵了就一刀砍杀上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