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多尔衮退而求其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多尔衮退而求其次(2 / 4)

多尔衮闭目深呼吸了片刻,勐地睁开双目:“英亲王此战大败,损我鞑清国体国威,深负朝廷之信重,革去亲王爵,罢免差事,责其闭门思过, 无有皇上旨意,不得外出。”

这也就是圈禁的意思了。虽然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长久的,但革了阿济格的亲王爵,还圈禁了起来,这多少说明多尔衮对阿济格对自己的这位胞兄,那不是没怨气的。

然阿济格到底是多尔衮的胞兄,他下手严厉的惩处了阿济格一顿,却半点不给其他人落井下石的机会,话题一转就转到了如何对付秦朗军上头。

济尔哈朗嘴角撇了撇,却也顺着多尔衮的意思出来絮叨了几句,毕竟秦兵真的是鞑清的巨患,不得不防。

“秦军陆勇不下三万人,个个训练有素,战阵严整,又都视军主秦朗为再生父母,忠勇敢战,死而无畏。”

济尔哈朗的这些话若是放在江山之战前,那肯定还有很多八旗贵胃不信或不以为然。可是江山一战,这些个以火器为主的秦兵,拎着火枪刺刀把阿济格兵力占优的八旗儿郎杀得大败,这要还说他们不忠勇敢战,不死而无畏,那就是睁着眼说瞎话了,也就没意思了。

因为江山之战时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太考验人性了。

而秦兵显然是经受住了考验。

“其军与我八旗健儿多次对垒,枪炮犀利,战意高昂,无论我军是以骑兵冲锋还是以步勇盾车上前,皆巍然不动,无有丝毫惧怕。且其部火器精良,射程威力数量皆强于我军,又有手雷助阵,实若一只铁刺猬,招惹不得。”

“较之昔日浑河之浙兵,有过之而无不及。”

“是以我以为,如没有火炮优势,再有数倍于己之优势精锐兵力,与秦兵厮杀,实无胜算!”

济尔哈朗是辅政大臣,名义上说是清廷中仅次多尔衮的二号人物。同时作为一‘罪臣’之子,能安安稳稳的长大还能顺顺当当的走到今天这一地步,济尔哈朗的生存智慧显然是被点满了的。

他一边坚定不动摇的支持顺治,另一边又对多尔衮无条件的顺从,可却坚决与之不党。

就比如现在他这一些话全都是多尔衮交给他的。

多尔衮沉思良久,济尔哈朗看着多尔衮的表演佩服的竖起一大拇指,着实好演技。

“七哥,你是宗室老人,久历战阵,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秦军战阵?”

阿巴泰对多尔衮还是很有好感的。

他给多尔衮卖了那么多年的老命,出生入死,也只是得了一饶余贝勒的爵,但多尔衮一当家,他就立马是郡王了。这可算是了了阿巴泰的一心病了。

同时他家老三博洛深得多尔衮的赏识,老四岳乐也眼看要露出头了,阿巴泰当然是心向多尔衮了。在这次大会开启前,多尔衮与他曾经私下里交谈甚久,对于多尔衮的想法阿巴泰从感情上很难全面赞同,然而理智又让他不得不认可之。

所以阿巴泰最终还是顺服了。

“摄政王,依我之见,秦朗兵卒骁勇不输我军,枪炮又犀利非常,除了骑兵还有贵缺,别无缺点。然其部又善枪炮配合,步军行进严禁,使得我骑军之长无从发挥,要击败其军,非要以火器制火器,以火炮制火炮不可。”

“火器?”

“对,火器。以同样犀利的火枪火炮轰开其军阵,一如当年浑河之战时一般,如此方有胜算!”

多尔衮继续眯起了眼睛,一副要细细思考的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