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商人有钱,如果再有了势5的话,对大家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大的。
朱由检看着他们一个个的引经据典的,真的想说,你们的眼界呢?
“户部,你觉得呢?”
朱由检看着其他的人在那里阻止,唯有户部尚书不说话,便问道。
“陛下,臣以为,开商税不可行,不然我等士子和商人无异。但是我大明已经两百余年了,真的到了非常臃肿的时期,每年的税收就那么多,但是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老臣今年才刚刚的入了户部,但是臣的白发多了一缕一缕的。”
这是啥?
没钱愁的啊。
各处要钱。
你在这个位置上,哪怕是你没有管过钱,但是也会慢慢的变成了精打细算。
所以,朱由检此刻听到了户部尚书这么说之后,于是点头道:“爱卿的白发,朕是看到了。但是你应该想得是如何的填充国库,而不是一直的和朕要钱。朕的钱都是大明的,赈灾,拨款杨洋没有少,但是却要明白,这个钱也是有花完的时候。”
“陛下,臣倒是觉得这个盐税是完全的可以的。原本的宫内内官衙门内,就在全国各地有矿监,税监等。这些钱每年虽然不多,但是能够解决很多的事情。而我户部如果能够管全国的盐税的话,那么收入可以有田税的五成以上,一年下来,国家的国库也就不会再变空了。”
户部尚书这句话说出来,其他的人都是侧目。
不过他继续的说道:“不过,陛下,您要把那制盐的办法告知地方,这样生产出来的盐才能够卖得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收到这么多的税银。”
户部尚书之所一这么说,自然是想到了这个盐的好。
有了这么好的盐。
然后在各大盐矿的产地,自己只需要外派一些官员在这里进行征税就可以了。
事情非常的简单,不用干活,只需要等着他们把盐税送来,然后钱就进了户部了。
至于其他的运输之类的。
完全的不用操心。
这个驿路已经是打通,全国各地的货物在进行这样的运输中,盐这种东西又是必须要品,那么他们自然是就能够传到很远的地方。
只要每天都有盐被运出产盐区,那么盐税自然是不会少的。
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全国各地,一年吃的盐不知道多少。
“这个是自然的,以后全国各地的盐都是碘盐,所有从盐场运出去的盐都要给户部纳税,然后才能够行销天下,至于什么所谓的盐帮和私盐贩子之列的,他们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可能,你们户部也就有了固定的收入。”
“如此,陛下放心,户部有钱了,臣再也不会盯着您的内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