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眸深深看了宁延一眼,直接不用还了,让人家拿债去换以后中海的股票,这是连接下来股票销售都解决了。
而且,按照宁延的方案,不管债主选哪一种,都必须把原定的综合收益率下浮50%,也就是本来要赚1亿,现在只能赚5千万,腰斩一半。
“他们不可能会答应!”老黄喊出了大部分人的想法。
这些债主又不是傻子,不按时还款就算了,还要人家减少收益,做梦都不敢这样想。
“他们一定会答应。”周奚替宁延回答。
宗正寻思了一下,试着问,“因为他们耗不起?”
宁延和周奚不约而同地笑了一下,默认了他的推断。时间就是金钱,无论这些钱是借来的,还是自有,多脱一天就要多付出一天成本。最关键的是,KR很可能找理由会把他们活活“拖死”。
虽然按照协议,私募债的兑付期是3月末,但是,KR只要筹集一部分资金解决好不可延期的年金和保险,确保这部分合理收益的债权人的利益,就占据了民情和舆论的先机。
而那些“离谱收益”的债权人,即使他们发难,KR只要搬出“收益过高”这一点,就能得到广泛支持,毕竟这些还债的钱都是KR真金白银筹来的,不可能像华金华融一样慷慨大方。
“这种事,一旦发酵和延伸,影响不会比尹珊爆出海外并购乱象小。”庄仁光一语中的。
那些只拿到10%收益的机构会怎么想?
那些被中海拖欠账款的上下游企业会怎么想?
那些已经很久没有领到足额工资的万千职工会怎么想?
社会大众又会怎么想?
老温点点头,“这个节骨眼,他们的确不敢闹,只能和你们谈。”
“除了舆-论,还有一点也会让他们迫不及待坐下来谈。”宁延说。
“什么?”老温问。
“公募债。”
考虑到这里面涉及一些金融专业知识,吴应从旁解释补充,“120亿的公募债是5月到期,按之前规定,KR会及时进行兑付,这样一来,加上已经兑付的40%的私募债和同意延期的商业银行和政策贷款,中海负债比会下降到10%以内,远低于监管要求,届时我们就可以启动中海的重组,既可以把这块债务重组,又可以划到问题资产,等转股工作结束后再消化……”
“这还钱不就遥遥无期了?”老黄笑出声来。
“也不是遥遥无期,迟早也是要还的。”吴应一本正经的纠正。
老黄笑得拍桌,“这迟得多迟,早得多早啊。”
大伙都被逗笑了,老温他们边笑边拉着吴应讲起这三个方案的优劣利弊来。吴应知无不言,耐心地解释着。
一旁,宁延侧眸看着喝茶的周奚,小声问:“觉得我给多了?”
周奚撇嘴,“换我,只给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