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大宋不怂> 四十六、诗,要用来述说志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六、诗,要用来述说志向(1 / 5)

<sript><sript>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冲泡方法。

像熟普洱,黑茶,乌龙茶,这些充分发酵的茶,用开水泡最好。

像绿茶,白茶这些轻发酵的茶,最好是用八十度的水。

至于半发酵的红茶,开水和八十度的水都行。

当然,凡事没有那么绝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

北方还有一种民间泡法,叫硬泡。

就是用凉开水泡茶。

三伏天里,中午吃完饭后将茶泡上,下午睡醒,提起水壶“吨吨吨”地喝上一顿,那叫个痛快。

李申之采用的冲泡法,最适合绿茶。

然而宋代的茶与绿茶还不太一样,如果硬要归类,大概是比绿茶更“绿”的茶。

绿茶气味清香,但是苦涩味道也重。想要泡好,对水温,冲泡时机的把握有很高的要求。

李申之选了两个小壶,便是为了控制水温。

冲泡绿茶最适宜的水温是八十度,那么比更绿的绿茶可以试试用六十度的水。

没有温度计,只能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思路,来按比例兑出合适的温度。

两个小壶,一壶开水,一壶常温水,同时倒到大壶里面。

开水温度一百度,常温水温度二十度,按一比一混合以后,刚好就是六十度的水。

茶具是伴随着茶叶的冲泡方式发展的,建盏的没落是因为斗茶的没落。

随着冲泡技术发展出来的新一代茶具,叫盖碗。

一个托盘,一个茶碗,一个盖子。

茶碗放在托盘上,投入茶叶,将水冲入,盖上盖子,然后盖子与茶碗错开一道缝儿,将茶汤倒出来饮用。

对冲泡时间的把握很重要,就像炒菜的火候一样。

口头教不会,只能自己多冲多泡多体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