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糜威的才能,肯定会走出仕的道路。
若是有了经商的“污点”,恐怕会影响清名。
许靖的做法,值得天下士人学习。刷名声,刷威望,走向高位。
糜威不假思索道:“在下愿往!”
糜家的投资方式非常独到,直接压宝刘备,誓死追随。
这也是糜竺身居高位的原因,刘备没有让他失望。
糜威被糜竺叫过来,说明糜竺非常看好这一次投资。
糜威怎么可能怀疑父亲的眼光。
更何况,他能判断出此次互市对益州绝对有利。
为益州谋取利益,为刘氏奔波劳碌,正是糜家安身立命之道。
这也是刘禅找糜家的原因!
一来找靠谱的属下办事,二来修缮和糜家的关系。
这件事需要刘备的首肯,于是刘禅和糜威共同前往主座。
刘备迷恋地看着歌舞,一时间竟没有察觉到刘禅的到来。
“父亲!”
“父亲!”
刘禅呼唤两声后,刘备恋恋不舍地回过神。
“阿斗啊。”
“孩儿想在荆州建一座集市,与江东进行贸易,修缮和江东的关系。”
刘禅娓娓道来,谦虚地向刘备请教。
刘备和蔼地看了一眼糜威,询问道:“这件事由谁出面操办?”
“公子已托付给在下。”糜威恭敬地接话道。
“此事子仲知道吗?”
“父亲非常赞同。”
刘备喟然一叹,对于糜竺他还不了解?
他肯定不愿意重操旧业的,哪怕与商业沾边的事,糜竺都不愿意插手,最多提出意见,做个参谋。
糜家为了完成阶级跃迁,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得清楚的。
因此,刘备割据一方后,对糜家的优待,甚至超过诸葛亮。
能够让糜竺说出“非常赞同”这句话,很不容易。
这是情谊所维系的人情世故。
刘备心中一清二楚。
“你若是不愿意,可是换一个人去,互市罢了,没必要如此大张旗鼓。”
糜威将刘禅的计划,复述了一遍。
刘备听得一头雾水,追问道:“也就是说,要用直百通宝购买江东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