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预料的果然没有错,肖克明受了这么大的好处,说什么也得还上一点李良的人情。那天吃过饭以后,肖克明跑了一趟省城,找到了省厅的副厅长冯峰;从省城回来后,他又特意去县委县政府,找了龙业民和张成林两位主政领导。
几位领导看在肖克明这位新上任的正处级干部的面子上,终于松了口,从原本就比较紧张的干部编制里,给教育局新增了十个编制。肖克明拿到了这十个新增的公办教师编制,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这十个名额,他留了五个在局里,作为对李昌建、张学文等下属的恩惠;其他五个,他全部给了希望之星幼儿园。
当李良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韩淑芬知道以后,韩淑芬高兴坏了,不是为自己高兴,而是为幼儿园的发展前途感到乐观。
这一年来,她主持幼儿园的工作,与最初的董卫国、刘克运、于欣欣、王敏、华中鑫等五位退休老师一起,将幼儿园发展的欣欣向荣。在园内就读的幼儿,从最初的一百多人,经过孩子家长们的口口宣传,已经增长到了近三百人了。
这么多学生,他们几位老师肯定是不够的。于是她又开展了招聘工作,新聘了一批老师。为了满足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这些新聘的老师中,既有像他们一样,原本就是其他学校的退休教师;也有一些仅有高中学历的年轻教师。
她本来想招几名从岗山师专毕业的毕业生进来,但目前这个年代,师专毕业的毕业生都是包安排工作、包编制的。希望之星幼儿园名气虽然大,给出的待遇也挺好,但没有公办教师编制,这些正规院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没有人愿意来这里任教。
现在好了,教育局同意划拨五个公办教师编制过来,她就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去招聘几名高素质的人才进来了
李良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韩淑芬之后,顺便又在校园里逛了一圈。
现在的希望之星幼儿园,最初的时候一楼十五个教室只启用了五个,而现在呢,一楼所有的教室都全部启用了。
二楼呢,现在除了两间是教师办公室,其他的房间,全部作为了舞蹈、绘画、国学、传统武术、珠心算等特色课程的专用教室。
走在希望之星幼儿园的校园里,到处都是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嬉闹声、笑声,当然,偶尔也会夹杂着几声幼儿的哭声。
李良正看着,耳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李良,你好,你好久没来过我们学校了”
李良回头一看,原来是闭文文,学校校车司机轩明的小媳妇。
“小嫂子,你好”李良笑道。
“你今天有没有空,在我家吃顿饭吧”闭文文邀请道,“我和我们家轩明一直都想要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和他现在还天各一方呢”
“好呀”李良刚补完课放了寒假,眼瞅着如今新历年已经是83年了,李良也想和轩明吃顿饭、聊聊天
轩明一家就住在学校的三楼,董淑芬给他们小两口分了一套教师宿舍,这套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教师宿舍,让刚住进去的闭文文有点不习惯。在桂省边境地区长大的闭文文,从小住惯了石木、土木结构的民居,屋子里面生着火塘。咋一住进这样的楼房,还真有点不习惯。不过日子过的长一点,逐渐的就习惯起来。
和原来老家的房子比起来,楼房住起来干净、卫生,上厕所在家里就行,水一冲,什么污秽都没有了,干干净净的。
闭文文的孩子已经一岁多点了,会爬会跑,就是还不怎么会说话。她和丈夫轩明两口子,丈夫是幼儿园的校车司机,她自己呢,也没有闲着,而是在幼儿园的食堂工作。
幼儿园的食堂,李良原本是拜托了自己的大姑姑曾小石和李秀美两口子负责,刚开始的时候,学校里只有百来名孩子,他们两口子勉强能够忙过来。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名孩子了,光他们两口子,中午根本忙不过来。于是闭文文也就进了食堂帮忙。
闭文文的孩子大名轩桂宝,和李良姑父曾小石的小儿子曾小栓刚好能玩到一起去。小栓今年三岁了,桂宝只有一岁多,两个孩子在大人们在食堂做事的时候,就结伴在学校操场上的各式户外玩具上面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