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站在围墙之上,和皇甫嵩对峙。
董旻所说的,董卓曾经放过皇甫嵩一马,留了皇甫嵩一命,倒是真的。
皇甫嵩和董卓之间的过节,很久之前就已经有了。
皇甫嵩暗地里没少向朝廷上奏,捅董卓刀子。
但是明面上和董卓硬钢,他又不敢。
皇甫嵩曾经有两次可以起兵和董卓对战。
一次是灵帝病重之时,让董卓为并州刺史,将所统御的兵马给皇甫嵩,董卓不执行。
有人劝皇甫嵩对董卓下手,将这些夺到手中,但皇甫嵩不敢,只是向朝廷上奏参董卓。
再一次就是就是十八路诸侯讨董之时,不少人都在劝说当时手握三万多兵马的皇甫嵩起兵对抗董卓,与袁绍相呼应。
但他还是不敢,而是听了董卓调令去了洛阳。
来到洛阳之后,董卓将之下狱准备处死。
皇甫嵩儿子和董卓关系不错,亲自找董卓求情。
董卓因此将皇甫嵩给放了,并任命他为议郎,后面升为御史中丞。
从这上面来看,董卓确实对皇甫嵩有恩情在。
至少网开一面,不然他已经没有命了!
但这个时候,一直显得摇摆不定的皇甫嵩,哪里还会认账?
“贼子!董卓那奸贼将我害成这个样子,还有脸说对我有恩情?
今日你董家阖府上下,没有一个人能活!
这是我皇甫义真说的!”
说罢,也不废话,直接下令让众人开弓放箭,并冲击董卓府门,进行强攻。
董旻一边大骂皇甫嵩奸邪,一边指挥人进行反抗。
只是董旻这里仓促应战,而且府中将士不多。
另外一方,则是兵多将广,有备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