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啊!细节决定成败。”进来一个中年文士说道。
姜阳和沈子衿连忙站起来举手行礼“徐先生好。”
许先生看看魏芸儿。
沈子衿介绍“这是徐君和先生,我们在京受他颇多指点。”
魏芸儿也连忙施礼。
徐先生夸道“能为兄长思虑如此周全,魏姑娘真是有心了。”
魏芸儿低头答道“先生谬赞了,小女子只是略尽心意,两位兄长能得到先生的指点,真是幸事。”
“魏姑娘客气了,两位兄长俱是好学之人,相信此次科考,必是有一番作为的。”
“多谢先生吉言”
看他们有话要叙,不便打扰,魏芸儿就告辞离去。
徐鸣凤回到晋王府,到书房,杜梁鸿正坐在那。
看着他问“君和,这月余一直混迹在那些备考的学子中,有何发现?”
“王爷,前几年严太师把持朝政,朝廷已经多年未开科举。此次皇上开科举,天下的士人蜂拥而至,都想着蟾宫折桂,报效朝廷。君和这次受王爷的嘱托,与他们交往,倒的确发现几个可用之材。”
“如此甚好,有时仅凭一篇文章,怕是漏掉了一些有用之才,反倒让一些书呆子占了便宜。有劳先生多费心。”
“君和自当尽力,今天君和去见了靖江府的姜阳和沈子衿,那两人,的确是君子端方,学问也不错。”
“是吗,本王也是无意间知道的,所以托先生去会一会。”
“两位学子的妹妹倒是有些见识。”
杜梁鸿听了,眉头一挑“先生,今天见到那位芸儿姑娘了。”
“王爷知道?”
“只是听说。”
“魏芸儿姑娘与姜阳、沈子衿是世交,自幼相识。如今在京中元德堂学医。今天去给两人送东西,还事无巨细的关照。说出‘细节决定成败。’之语,这岂是一般女子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