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说白了,回春堂就是当地的小药铺,延生堂就是连锁企业,这规模是高下立见。个体户怎么斗得过集团企业呢!
打发了桂儿,细细揣摩了一番,就觉得累了。算了,大人的事,小孩少管,把事情丢在了一边。
祭灶、洒扫、贴对联、守岁、拜年。日子过得很快。
魏芸儿家人口简单,曾祖曹清夫妇早已过世,祖母曹淑玉是独女,没有兄弟姊妹,魏清源又是孤身一人到此谋生。
所以即使是过年这样的大节日,也没有多少亲戚走动。
魏清源在此地居住多年,为人厚道,结交了不少知交好友。这年节,都要走动拜访。
魏芸儿就免了,大过节的就天天窝在家里,吃吃喝喝,再加上过年闺阁忌针线,连刺绣都免了。只能看看书,写写字,打发时间。
魏清源一早出了门,过了晌午都未归家,在好友家吃酒喝茶了。
呆在屋里,喝着茶,看着书,吃着蜜饯,想这近大半年的生活。
此间是个太平盛世,听说新皇前年登基继位,朝代年号没听过。敢提脑袋保证,绝对不是在辅导班,盯着孩子背记中华历史上记录的时代。
好在像魏清源这样的富庶之家过得不错,一天能用上三顿饭。还有点心。
现在喝着茶,吃着蜜金橘,盘子里的蜜枣、乌李,都是酸甜可口的蜜饯,幸亏魏芸儿,真是托生在衣食无忧的人家,顺带我也不辛苦。
像桂儿出身的劳苦人家,家中兄弟姊妹多,在没有服侍魏芸儿之前,是一天两顿饭的。
有时候,怀疑是穿到某本架空小说中,但绞尽脑汁,也无法从看过书山文海中,回忆起哪部小说有魏芸儿这号人物。
听到外头有声响,帘子一掀,带进一股子寒气。魏清源已经迈脚跨进屋内。
连忙站起,捧上一盅热茶,魏清源坐下,接过茶“芸儿长大了,懂得体贴祖父了。”
低头害羞一笑。
魏清源喝了茶,歇了口气,笑着说道“有好事,芸儿过两天去姜府,拜见姜老夫人,顺便也和她孙女姜婷聚聚。”
魏清源笑呵呵的安排了魏芸儿的探亲访友计划。
见姜婷!躲都来不及,还自个儿送上门去。身子一缩,嘴巴一撅“芸儿不想去,大半年没出门见人。见了老夫人怕礼数不周。”
魏清源一听,目光更慈祥了“芸儿落水后变了很多,整日在家看书刺绣。祖父甚是欣慰,芸儿长大了,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