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这个杀手太稳了> 第三卷第一百七十五章我找到真相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第一百七十五章我找到真相了(3 / 5)

多说了几句话而已,又构成什么疑点了?

凌君摇了摇头,说:“我不过只是你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柄快刀,或许你心中确实觉得亏欠了我些什么,所以有了那一番言论,可是如今我仔细揣摩,却觉得,你说的那一切确实是你心中所思所想,但这并非当日全部真相。”

百君侯没有说话,平淡以对。

凌君继而双手摊开,朝向院中的百君侯。

“人生红唇白齿,自是用来说话。”凌君沉着的反驳:“可那天,你说了很多话,不仅仅说了很多,而且还说了那便是你眼中的世界,但你没有到此为止。”

“你我虽然不常见面,但也认识二十年了,按理来说,以你的性格,以你家主之尊,素来都是一言而定。”

“你已经说了那般多,他人若是不信,你便不可能再多加理会,想来多半该是挥袖离去。”

可那天,百君侯没有。

“不仅没有,继而你还举例,举白世玄的例子,举宋严世的例子,还质问那王小二,若是父母死于战争,心态会如何转变,所以我认为,那天的你,和以往的你是有出入的。”

这是为什么呢?

百君侯听到这,忽然开口。

“我诉说自己的所思所想,纵然弄巧成拙,本意却是希望凌老能放下,而你···竟想的是这些吗?”

凌君好似充耳不闻,甚至眼睛都亮了起来!

因为他听到了四个字。

弄巧成拙!

而凌君就在等这四个字。

你为什么会弄巧成拙?

凌君继续道:“我少时在巡天门,恩师曾让我和一位尤擅刑讯的判官学习,他教过,刑讯之学,无外乎六术,即劝,辩,激,诱,迷,诓。”

“在上第一课‘劝术’的时候,他就教我,常人在劝解他人时,通常会处于两种状态。”

“第一种,持事外者态,他们的开导之语,和他们内心真实的所思所想,并不一定相同,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目的是开导,所有言语只是为了达到目的。”

“第二种,持事内者态,只有当他人情境,令自己真的感同身受时才会出现,而越是用心,越是感同身受,说出去的话,便越会是心中真正的所思所想,因为他们在对别人说的时候,同时也是在对自己说。”

所以在第二种状态下,事内者会特别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论点。

但作为判官或者捕快,不管面对的是罪犯还是疑犯,要对自己的目的保持绝对清晰,不管是用六术中的哪一术,永远都要保持事外者态。

凌君望向百君侯,道:“你费了那么多口舌,说了又说,反复举例,偏偏你又是一个不管从性格,还是从身份,根本不会在意,也不用在意别人对你看法是否认同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